推进医联体建设破解百姓看病难

2017-12-04 09:41:54|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医改的方向,要适应医改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布局,从医联体切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提升,夯实医改的基础性工作,惠及更多百姓。”2日上午,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在对部分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时,对全市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调研中,宋希斌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管理团队和医务人员座谈,仔细询问下沉到社区医院出诊医生的工作时间、资历、职称、补助、待遇、百姓对出诊医生的满意度等情况,特别关心医联体在运行中所遇到的瓶颈,并就此征求市卫计委、人社局、财政局等相关委办局的意见,现场办公解决相关问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作为黑龙江省试点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核心试点单位,从2014年11月至今,全面推进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已拥有36家合作单位的医联体,是目前省内签约最多医联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覆盖全市七区六县。三年来,医院以医联体成员单位的需求为导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且“联体、联心”把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变成一个体系,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2016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牵头,以“1+ N”模式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医疗集团,医院签约医联体及家庭医生签约包方式等在全省起到了公立医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得到了社区百姓的认可。医联体建设不断完善,在分级诊疗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出独有的特色,让所属医联体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价廉和便利的三级医院医疗服务。

  在道里区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道里区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来自市第一医院的两位医生正在出诊,到目前,市第一医院已先后派驻社区医务骨干300多人。

  调研中,宋希斌指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要在全市大踏步有序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在政策上全力支持,让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惠及百姓,实现精准就医,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记者 井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