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二大产业建设构建新型体系
原标题:推进十二大产业建设全面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8月31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主泵泵壳在大连核电石化公司完成制造交付,使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业曾经一枝独大。2015年5月开始,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根据全市的资源禀赋、要素基础、产业优势、区位条件,从市场有总需求增长空间和供给侧有竞争优势的领域着眼,经过调研论证,最后形成共识,确定“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马铃薯、日用工艺陶瓷、冰雪体育运动、节能环保、养老、旅游和现代中药产业”12个重点推进产业的全市产业发展
定位,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2016年以来,齐齐哈尔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黑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12个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其中12个重点产业贡献率达到40.6%。
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全市立足完整装备制造体系,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机遇,谋划推进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和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重点打造以中国一重为核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以中车齐车为核心的现代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为核心的高端重型数控机床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培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石油成套装备四个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产业链条延伸。立足丰富的粮食资源和矿产资源,抢抓马铃薯主食化等机遇,谋划推进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马铃薯、日用工艺陶瓷产业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上半年推进项目66个,总投资263.9亿元。现代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为重点,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马铃薯产业依托主食化战略,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今年播种面积达到140万亩。
培育壮大“新字号”,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谋划推进旅游、冰雪体育运动、养老、现代中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重点以扎龙旅游开发为牵动,对全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打造生态特色旅游品牌。作为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目前正在建设鲜明村生态养老中心、观湖养老公寓等6个超亿元项目,养老产业走在全国地级城市前列。
在中车齐齐哈尔公司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转向架车间,工人正利用数控化设备进行焊接生产,目前公司已向肯尼亚蒙内铁路交付四种货车890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晓军向记者介绍,今年1-6月完成新造货车13种5699辆,迎来了近5年内的生产高峰。
为推进十二大产业发展,齐齐哈尔市集思广益,全链条谋划、全要素提升、全方位服务,向产业发展聚焦发力。
全链条谋划。围绕全市重点推进产业和县(市)区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关系谋划引进项目,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好种养基地、孵化器、园区建设。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围绕重点产业的重大项目上下游关系谋划配套项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产。推动跨区域合作,围绕各县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合作协作,打造整体的区域品牌。
全要素提升。围绕总体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导向、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金融支持等目标,根据实际制定扶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在技术科研上,与中科院、钢研总院、哈工大等35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密切联系、开展协作;利用现有5家国家级和4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主体,生成科技成果86项。
全方位服务。围绕企业需求,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减到130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结”,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完善产业政策体系,针对12个重点产业编制专项政策,实行差异化放权,根据各区现有产业发展特点,确立产业发展重点。
经过充分调研,齐齐哈尔全市确定以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为牵动,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打造装备和食品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畜牧、养老、节能环保、旅游等8个百亿以上产业,打造日用工艺陶瓷、马铃薯、现代中药、冰雪体育运动4个十亿以上产业,用4~5年时间实现12个重点推进产业总产值比2016年末翻一番,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记者 姚建平)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