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多样孵化助企业“强筋壮骨”

2017-04-10 14:38:45|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董健雄

  2016年以来,哈尔滨市工信委和“两创办”通过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质量,让“双创”完成了从“物业管理型”向“增值服务型”的升级。一个服务随时前移,且实现近距离、有侧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双创”生态圈由此生机勃发。

  开展多种集成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完善

  目前哈市有29户服务机构通过省级服务平台认定,其中有6户服务机构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这些服务平台以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集聚资源,集成服务,为哈市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哈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通过社会公开遴选30家优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担保、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信息化、技术援助、企业培训、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八大功能服务。2016年该平台投资595万元,进行设备和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升级后扩大服务范围,依托“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哈尔滨工业企业服务网、省平台网络哈尔滨窗口”三网资源,实现了网络与实体服务的互联互通、共享协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企业咨询与业务的在线办理。

  哈市启动了企业服务咨询热线(4006-015-777),充分整合全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资源,为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建立起一个企业信任、专业程度高、具备权威性的服务品牌。2016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1场次,服务企业1587户,服务人数累计达1882人。

  突出科技创新专业化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

  哈尔滨市以科技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核心,构建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全链条增值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市科技实力的提升。2016年,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全市新增科技企业1219户,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208户。其中,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解决创新创业者的需求“痛点”,市科技部门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科技专业服务,相继建立了哈尔滨市小微企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小微企业专利发展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服务平台、企业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以及面向“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创新服务平台。

  哈市从实施知识产权强化工程入手,打造专利发展服务平台,制定了《哈尔滨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小微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工作;成立专利优势示范企业联盟,开展中小微企业专利清零行动,专利清零企业达150余家。2016年,哈市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量7220项,与2014年相比增长28.7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服务券”助力小微企业创业

  哈市发挥政府资金引导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哈尔滨市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意见》,从 “两创示范”国家资金中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放“两创券”等方式给予广大小微企业服务补贴,鼓励大众兴业和创业。其中,凡是 “本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规范的创办三年内的小微企业”,每户均可申领5000元“两创示范服务券”补贴。“两创示范服务券”依托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两创示范”服务券管理系统发放,通过软件系统实时完成服务券申报、审核和汇总等工作,大大提高服务券发放效率及准确性。截至3月8日,共为92户小微企业发放服务券42.53万元。

  针对示范期内新办且入驻经认定的创业载体的创业者,哈市推出专属扶持新办企业的“小微企业创业服务券”,每户给予不超过2000元的“两创”券。小微企业创业服务券,由工信、科技、商务和人社四部门分头组织开展兑现工作,由各部门市、区两级行政单位分别按职能受理申报,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截至2016年底,共计扶持312户新办企业,合计拨付60.5万元。

  哈市全面实施企业先行投入、政府事后补贴的科技创新创业券计划。该计划从2015年开始探索实行,2016年度扩大创新券支持范围。预计通过“创新券”项目实施及科技政策落实,将孕育一批科技企业的源头项目,引导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统领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青年后备科技人才在哈尔滨市新创办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科技创新券”安排支持企业项目111项,安排资金4630万元。(记者 邱丽娜 于永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