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展台,清凉的松脂天然香味扑面而来。董事长周力勇是展会的老朋友了,他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北沉香,因此不会错过每一次展示和推介的机会。
“工匠们将北沉香表面腐皮处理掉,露出其本色和自然纹理,这样既保持了松香的挥发,又能让人享受健康,把北沉香用强光照射,可以显现出玉石般的透光性。”周力勇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伟笔下的牡丹,色彩丰富,构图精巧,融合自然与人文之美,区别于江南、洛阳和北京等地的画风,更注重凸显黑土地上牡丹的茂盛、怒放。
作为鸡西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李伟牡丹画工作室负责人,李伟从事牡丹画创作已有50年。“这一次我不仅带来了牡丹画,还带来了冰雪系列画作,希望借助消博会向世界推广黑龙江冰雪风光,助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李伟说。
一张鱼皮千变万化,展会现场,用鱼皮、鱼骨、鱼鳞制作而成的鱼皮画吸引了展商们的注意。
同江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副主任孙俊梅介绍,赫哲族非遗鱼皮技艺文创产品采用黑龙江野生大马哈鱼鱼皮为原材料,用赫哲传统手工艺制作鱼皮画、鱼皮服饰、鱼皮挂件等非遗工艺品,所有鱼皮制品在保留赫哲族延续的纯手工缝制流程基础上改革创新,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融合现代审美特点,创制了种类繁多的鱼皮工艺品及鱼皮画,使古老的鱼皮文化融入到旅游、艺术等领域。“此次参展不仅想展示特色产品,还希望非遗技艺走向世界。”
手挎牡丹刺绣包,佩戴鹦鹉珍珠刺绣胸针,摇着兰花绣折扇……妥妥的国潮范儿上来了。渤海靺鞨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族祖先的传统民间手工刺绣,起源于1300年前唐代渤海国,绣品既有江南刺绣的柔美又具北方人粗犷豪放,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我们秉承继承发扬满族优秀民族文化、宣传本土文化的理念,通过产品创新,让满族刺绣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借助消博会平台,让更多人看到黑龙江是如何传承保护非遗,并希望通过自身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努力,将渤海靺鞨绣系列产品及地方民族工艺品推向世界。
从北沉香的天然之美到赫哲鱼皮画的匠心独运,从牡丹画中的黑土情怀到靺鞨绣跨越千年的华彩,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传承与突破的故事。此次消博会上,黑龙江非遗与特色产品的惊艳亮相,不仅让世界感受到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见证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记者 孙铭阳 付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