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清明假期黑龙江旅游市场活力涌动
2025-04-08 09:47:38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甄镜媛责编:

  原标题:接待游客同比增长百分之四点六 清明假期黑龙江旅游市场活力涌动

  4月的龙江大地春雪渐融,文旅市场的热度依然持续升温。从漠河北极村仍在营业的滑雪场和冰雪童话世界到牡丹江镜泊湖畔的薄雪与春日飞鸟同框;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人造“雪花”,到哈尔滨极地公园的3D全息光影海豚秀——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文旅新场景,让龙江的“北国之春”迸发出令人惊喜的活力。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2025年清明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38.1万人次、游客花费2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9.7%。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哈尔滨极地公园迎来客流新高峰,日均客流达1.2万人次,五大人气极地主题演艺活动场场爆满。5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检票口排起长队,随处可见孩子们蹦跳的身影。“妈妈快看,白鲸在画爱心!”顺着小女孩的惊呼声望去,世界首创“海洋之心”水下表演正掀起声浪,只见白鲸在水中划出心形,引得观众席快门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暮色四合时分,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已氤氲着鼎沸人潮。流转变幻的霓虹与高悬的大红灯笼交织成网,将整个街区笼罩在热闹璀璨的光影中。记者注意到,虽已进入春季,街区仍以人造雪花装置营造浪漫氛围,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游客肩头,令大家惊喜不已。“没想到清明还能在哈尔滨‘赏雪’!”沈阳游客陈女士站在写有“哈尔滨”字样的打卡墙前,与同伴连拍九宫格。

  300公里外的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科技与自然奏响春之交响曲。在园区开园迎宾秀上,“宇树”机器人、机器狗大秀“舞蹈”,引得孩子们追逐。“它们会转圈、跳跃,还能识别小朋友的指令!”5岁的男孩壮壮拉着机器狗不愿离开。进入园区,游客们同样收获着惊喜与欢笑。在德州农场,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各种温顺的小动物,亲手喂食、抚摸,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欢乐鸟园,成百上千只珍稀鸟类在枝头欢歌,它们或翩翩起舞,或低头觅食;在灵长雨林,聪明伶俐的猴子们或悠闲晒太阳,或嬉戏打闹,它们的活泼可爱让人忍俊不禁;而在古堡演艺场,精彩纷呈的表演更是让游客们大开眼界,掌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记者从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了解到,假日期间,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同比涨幅超10%。

  记者了解到,清明小长假,全省文旅系统通过一系列举措激活市场。牡丹江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推出3条春日旅游线路,将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镜泊湖等诸多当地精华景点串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访。此外,牡丹江市还推出了多项优惠措施,如门票打折、免票等,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出行热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虽然已闭园,但其室内冰雪馆在清明假期仍对外开放,让游客们在春日依然能感受到冰雪的魅力。

  大兴安岭地区则围绕冰河红柳摄影和漠河冰雪旅游,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在大兴安岭呼中镇,冰河两岸的火红柳枝与晶莹冰凌构成绝美画面。众多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捕捉着这份北国独有的春日奇景。

  而在加格达奇区,积蓄一冬的甘河正式开河,冰雪消融的美景点燃游客周边游的热情,游客沿河岸漫步,静享冰雪与春水交织的美好。在漠河北极村滑雪场,身着不同颜色雪服的滑雪爱好者们穿梭在雪道之上感受着速度与激情。广东游客小林摘下护目镜笑道:“四月还能踩着粉雪从白桦林间穿行,这种季节错位的体验太魔幻了!”夜幕降临,游客们徜徉在北极村冰雪童话乐园,雪雕与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相辉映,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小朋友们兴奋地与雪雕合影,大人们则忙着拍照留念,想要将这份美好永远定格。

  清明小长假年轻游客的大量涌入,让哈市及周边区域热度上升。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清明节来哈游客中,“00后”年轻游客占比高达67%。此外,哈尔滨本地特色餐饮、小吃副食店吸引众多游客目光,近日“哈尔滨老盒饭”搜索量上涨近100%,奋斗副食商场搜索量上涨超500%;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黑龙江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6%,热门景区分别为波塞冬旅游度假区、东北虎林园、扎龙生态旅游区、哈尔滨极地公园·极地馆、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主要客源地城市为北京、长春、长沙、上海、新乡;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日期间黑龙江旅游热度一路高涨,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近40%,其中,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是我省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记者 刘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