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参观气象台。记者 肖劲彪摄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日期间,哈尔滨市气象部门围绕“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开展十项特色纪念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市民对气象科学的关注度与认知度。
哈市气象部门通过多种创新形式,推动气象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在“达人探气象”活动中,邀请抖音达人走进气象部门,借助其影响力扩大气象知识传播范围;“气象日科普行”邀请学生、社会公众、网络达人走进气象科普场馆和天气预报制作平台,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气象现代化服务技术。
线上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云上科普秀”广泛征集手绘、摄影、漫画等作品并线上展播,展示气象在各领域风采;“天气学霸PK赛”哈尔滨气象新媒体平台开展有奖竞答活动,激发公众学习气象知识的热情;“云端送科普”系列直播聚焦气象服务多领域,为市民送上科普盛宴。
哈市气象部门还积极推动气象知识进校园、进生活。在“科普知识入童心”活动中,联合中小学举办科普讲座与互动,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云听科普”以音频形式解读知识,方便市民获取信息;通过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气象法律法规科普;联合地方媒体,在“气象日里话气象”活动中安排专家直播连线;携手地铁集团打造“冰城号”,在地铁投放科普短视频。
此次系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在防灾减灾、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提升市民的气象科学素养,为哈尔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王继梅 记者肖劲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