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哈尔滨市阿城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06-03 14:24: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才星责编:魏寒冰

  国际在线黑龙江消息(记者 于灵爽):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浙江“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6月2日,哈尔滨市阿城区召开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阿城区委书记孙钊、阿城区委副书记徐洪涛,阿城区政府副区长闫冰,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产业发展与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处、中国节事与旅游发展大会、黑龙江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现场会。15个涉农街镇主要领导;阿城区部分乡村运营主体负责人及省市相关媒体和自媒体代表参加现场会。

哈尔滨市阿城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_fororder_92865678169fd64b13735f9f8d12339

阿城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

  本次深入学习贯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分两个阶段进行,在乡村游运营推介活动中,与会人员会到红星镇姚家屯洛希院子特色民宿、金龙山镇龙鸿山庄、金龙山镇不乏生活、松峰山镇三清民宿进行实地参观。

哈尔滨市阿城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_fororder_d91474224222e2a24467457afd6f2eb

实地参观活动

  参观结束后,乡村游运营研讨在松峰山三清民宿正式拉开帷幕,阿城区委书记孙钊主持研讨会并为企业负责人颁发“乡村运营师”证;四位乡村运营主体负责人进行了典型发言,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美好未来;省市领导专家也为哈尔滨市阿城区如何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20年以来,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哈尔滨市阿城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603134028

阿城区委书记孙钊(中)为企业负责人颁发“乡村运营师”证

  学好学透、用好用活浙江经验,是不断推进阿城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根本遵循。阿城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以“4+2”重点任务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阿城区农村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有效提升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从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阿城区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探索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把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

  目前,全省首家以整村为单位的休闲民宿旅游村项目——洛希院子、“中国最美房车露营地”——龙鸿山庄、寒地森林度假民宿——不乏生活、乡村会客厅综合体——三清民宿等游玩地均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在感受惬意乡村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哈尔滨市阿城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603134207

寒地森林度假民宿——不乏生活

  阿城区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平衡协调为农业发展理念,把文化注入与产业融合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立足山清、水秀、林茂的资源优势,拓展农业功能,努力探索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为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

  目前,阿城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70余个,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超4.3亿元,接待人次121万人次,休闲农业从业人数3.1万人,带动农户1.55万户。阿城区已经成为哈市近郊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未来,阿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民共富行动,努力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通过与爱乡村、会策划、懂营销的乡村运营师团队开展合作,实现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把热情好客、诚信友善当成阿城人的名片,推动“流量”变“留量”,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