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黑龙省省公证机构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主动为涉企、涉老、残障人士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从减程序、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限、减费用等方面着力,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开展延伸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证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证+上门” 服务老年群体
“我爱人去世后留下一套房产需要办理继承公证。我公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在福利院居住,不能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怎么办?”近日,双鸭山市尖山区居民秦女士来到公证处接待大厅焦急地询问。
双鸭山公证处公证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助老“绿色通道”,详细告知了秦女士办理此项公证所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并约定了前往福利院为两位老人办理公证的时间。
“老百姓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只有将这些事情办好,才是真正的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双鸭山公证处主任韩雨桐说。
聚焦弱势群体,开展暖心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双鸭山公证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公证,仅是全省为老服务中一例。
黑龙江省司法厅引导全省各地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把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老年当事人办证优先受理,对年老体弱、残疾、重病、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对有特殊困难不能在工作时间内办理公证的老年人实行延时或节假日预约办证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年群众对公证服务的需求。
“公证+延时” 服务留学生
“我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留学生,向哈尔滨公证处及其公证人员徐静波、吴瑕表示感谢。”近日,一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留学生巴瑞来到哈尔滨公证处,送来了一封中文手写的感谢信,真诚表达了对公证人员热情高效服务、为留学生解难题的感激之情。
巴瑞是来自塞拉利昂的留学生,他来到哈尔滨公证处申请办理成绩单、毕业证和学位证公证。徐静波和吴瑕仔细询问了其前往的国家和相关要求,审查核实相关材料后,在翻译部门的帮助下,很快为巴瑞出具了公证书。
近一个月来,正值留学生毕业季,各国留学生纷纷开始办理回国手续,其中成绩单、毕业证和学位证需要经过翻译和公证,有的国家还要求进行认证。黑龙江各公证机构认真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积极推行延时服务以及延伸服务内容,优化办证流程,落实优先办理、及时审批、当日出证原则,不断缩短办证时间。
一个月来,徐静波和吴瑕共为哈工程留学生办理各类涉外公证近200件,涉及巴基斯坦、塞拉利昂、喀麦隆、南非等多个国家。
“公证+定制” 服务企业职工
2022年8月初,松北公证处接到了哈尔滨市某企业工作人员的电话咨询,称需要为已故的5位老同志家属补发抚恤金,需要办理协议公证来确认抚恤金领取人。当事人表示,在咨询公证处前,企业已经尝试过多种办法希望尽快为过世同志的家属解决抚恤金补发问题,但因档案调取困难,手续复杂、屡屡碰壁。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松北公证处当即受理该公证事项并设计公证方案,开通公证服务“绿色通道”。调查人员往返公安、人社、民政等多部门调取相关档案材料与老户籍底案。考虑到有当事人在外地,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赶回哈尔滨市,松北公证处协助当事人为其办理了远程视频公证。
通过视频方式顺利帮百姓解决问题,得益于黑龙江省2021年起大胆尝试“零接触”视频办理公证试点工作,目前,已有56家公证机构开通视频办证业务,超过黑龙江省执业公证机构半数以上,视频办理各类公证6175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办证难、海外侨胞办证难的问题。
哪里有企业,公证就延伸到那里;哪里有需求,服务就跟进到那里。黑龙江省部分公证机构建立了民营企业公证法律顾问制度,指派业务精、专业强的公证员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为企业扩大融资、资金周转等事项实行“一对一”定制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难点。
“公证+公益” 服务残障人士
2022年,黑龙江省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公证助残月”专项活动,确保应援尽援,为有需求的残障人士提供“三优”公证服务292件,减收或免收公证费13.9万元,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公证服务的暖心关爱。
为方便残障人士办理公证,哈尔滨国信公证处完善了服务设施,办证大厅设置了专门的进出口,实行“免排队、零等待”。哈尔滨市呼兰公证处、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公证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引入盲文、手语翻译等辅助手段,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证服务。牡丹江公证处、黑河公证处与当地残联签署助残公证服务合作协议,建立助残工作站。如今,黑龙江各地公证机构在建军节、助残日、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减免军人及烈属、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办理公证事项的公证费用已成为常态。
“我们将围绕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各阶段工作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公证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认真梳理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的新需求,持续推出更优更高效的便民利民新举措,确保黑龙江省公证行业质效双提升。”黑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崔永洪表示。(文 黑龙江省司法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