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新农人”谭文华:让乡村振兴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2022-07-07 16:20: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才星责编:赵银平

  开栏语: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劳模,是人民的楷模。在长期实践中,哈尔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与哈尔滨市总工会联合推出“时代楷模新风采 领航奋进向未来”系列报道,聚焦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讲述劳模故事,集中展示一线劳动者新时代风采。

  国际在线黑龙江报道(记者 于灵爽):春回大地农事忙。走进哈尔滨市道里区新立村,田野上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的主人谭文华,领着几个村民棚里棚外忙活,一个个秧盘里的种子已经发芽。

  “现在种田的政策好,发展前景也好,我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守护好咱们哈尔滨‘菜篮子’。”谭文华说。

  今年50岁的谭文华,从18岁开始在田间摸爬滚打。三十余年来,谭文华已经从种植几亩地到拥有60栋蔬菜大棚。他坚持种“良心菜”,被哈尔滨市各大超市列为优质合作伙伴;他坚持把种植技术无偿分享给周边的农户,带领3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他尊老爱幼,热心公益事业,是村民们最信任的人……

  从普通农民到致富带头人,再到当选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这位来自哈尔滨的“新农人”身上到底有什么故事?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新”字。

  新技术:传经送宝的致富“金钥匙”

  “种地这个事很简单,你实实在在对待它,它就实实在在对待你。干农业确实不容易,没有什么节假日,有时候也觉得很苦很累,但是每当看到蔬菜瓜果一点一点长大,看到丰收时心里就只有喜悦了,感觉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谭文华说。

  采访中,谭文华面对镜头“正襟危坐”,拘谨而拙于言辞,而一进入大棚,他就变得立马活跃起来。

“新农人”谭文华:让乡村振兴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_fororder_图片1

谭文华(右一)在大棚内移栽蔬菜秧苗 摄影 李新阳

  “这土可是远道而来,我们从长春买的!”“这是柿子是南方的种子,成熟了之后可甜了”……谭文华的大棚里“藏”着诸多“秘密武器”。

  这些所谓“秘密武器”都是谭文华从南方学回来的。

  2017年9月,谭文华参加了哈尔滨市农委组织的第一期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前往杭州学习。这次“走出去”的经历,仿佛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随后,自己又去了广东、江苏、福建等地。

  “去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把南方的种植技术学习好,把它带回东北来。”谭文华说。

  回到家乡的谭文华迫不及待地将在南方学习到的新技术带回了村里。这些年,他始终坚持技术到村,技术指导到田间,为农户“面对面”讲解种植技术,推广有机肥、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工除草、病虫害综防技术,农药施用技术,还会根据不同农事季节,不定期为农户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很多人以为种菜很简单,认为就是简单的挖土、埋种、施肥、浇水。其实不然,种菜也是一门技术活,里面有很多门道。”对谭文华来说,三十多年的农业生涯,既是一条种植路,也是一条探索路。他将大棚视作另一个“家”,起五更睡半夜,挡风雪防虫害,倍加用心地“呵护”。

  浇水切忌大水,得是滴水灌溉;施肥需量体裁衣,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有机质检测后“因地制宜”;防治病虫害更是一门大学问,要综合治理……这些种植经验和心得体会,来自谭文华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试验。现在的他不仅是出了名的种菜能手,更是蔬菜领域数一数二的“土专家”。

  新目标:带动村民致富的“急先锋”

  “谭大哥这人不藏私,也不图名利!有好种子先给我们种,有新技术立马教我们学。我打心眼里敬佩他!”村民陈志启说。

  陈志启是谭文华的“发小”,也是第一批加入谭文华合作社的“元老”。

  谭文华创建的华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最初合作社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带动3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我总想让身边的人都富起来!”谭文华说。

  2014年,谭文华又带动了新农镇各村屯养大型农机具的职业农机能手,组建了哈尔滨市联众农机合作社,为新农镇各村屯农户秋翻耕地、春耕旋地、农机代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前,我就是帮人开车,不稳定也挣不到钱。自从有了农机合作社就不一样了,不但腰包鼓了,还能帮到周边几个镇的农户。”联众农机合作社社员孙继龙说。

“新农人”谭文华:让乡村振兴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_fororder_图片2

谭文华(右一)检修农机 摄影 李新阳

  谭文华算了一笔账,过去,播种、喷洒农药、收割等全靠人力,费用高、而且用时长。如今,机插、机防、机收……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还省去了许多人工成本。自从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周边几个镇尝到甜头的种粮大户奔走相告,现在每年秋收合作社的预约订单都排得很满。

  思路新、脑子活,也懂市场。谭文华带着全村人,用新理念、新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同时,谭文华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地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并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疫情期间,两个孩子要上网课,家里连个智能手机都没有。我兄弟知道了立马买了两个手机送家里来了。”新立村村民牟长海感激的说。

  一句“我兄弟”胜过千言万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一直珍藏在心中,鞭策着我的前进。团结就是力量,大伙一起努力,日子一定能越来越红火!”谭文华说。

  新起点: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我就是个农民,能成为全省劳模,说实话我挺惊讶的。”得知自己成为了黑龙江省劳模,谭文华有点“受宠若惊”。

  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公益带头人、全省劳动模范,不一样的身份之下,有谭文华不变的“初心”:拎好“菜篮子”,共奔致富路。他说,只有双脚踩在土地上的感觉,才最踏实。

  “我要保证从我这里出去的每一颗菜都是安全的,是能让老百姓放心吃的。”如果说带着全村致富是谭文华目标和追求,那么蔬菜质量和安全健康则是他的保证和底线。从种植到上市,再到最后上百姓们的餐桌,每一道程序,每一次筛查,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新农人”谭文华:让乡村振兴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_fororder_图片3

谭文华自学农业知识 摄影 李新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民”都是一个身份标签而非一种职业称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外界对农民的惯性印象。而作为农民自身,常年辛苦劳作,收入微薄,也可能缺乏对这种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哈尔滨的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像谭文华一样的“新农人”:他们有的不断升级,从传统“农机人”变身为智慧农业带头人;他们有的不断探索,为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翅膀”;他们有的勇于跨界,利用“互联网+”打造农产品销售新业态……这些“新农人”虽然各有各的事业,却都已正在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生力军,让“农民”成为了一个有奔头、令人羡慕、骄傲的职业。

  谭文华说:“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哈尔滨的农村是希望的田野,也是大有可为的新舞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