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发布会直击丨黑龙江省农信社推动一揽子政策落地 助力稳经济
2022-06-22 16:33: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才星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黑龙江消息(记者 于灵爽):6月22日,黑龙江省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举行,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王义平作主旨发布。王义平在发布会表示,黑龙江省农信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精准用力、靠前发力,及时推出并有序实施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

发布会直击丨黑龙江省农信社推动一揽子政策落地 助力稳经济_fororder_a1313048ed27aaa50cb7505e7eeb108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王义平现场发言 摄影 李新阳

  自新冠疫情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黑龙江省农信社始终牢记“龙江人民自己的银行”责任使命,持续加大助企纾困的工作力度、担当作为,始终和市场主体融合在一起“并肩同行、风雨同舟”,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0527亿元,在2021年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纾难解困考核中位列第一。截至2022年5月末,黑龙江省农信社投放各项贷款3170亿元,较年初增加155亿元、增幅5.1%,同比增加196亿元、增幅6.6%。

  稳住经济大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怎样让资金精准直达市场主体?黑龙江省农信社就此进行了周密安排。

  一是在信贷供给上,打好授信提前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黑龙江省农信社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推动市、县行社在非疫情期间“进园区”“走街区”,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全面授信,实现“随需随贷”,解决了疫情期间信贷供给“断档”难题,今年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533.3亿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整村授信”工程,对全省符合授信条件的132.9万农户提供授信金额1048.7亿元;在整村授信的有力支撑下,今年投放备春耕贷款704.6亿元,同比增加104.6亿元,增幅17.43%。

  二是在产品创新上,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纾困解难的适配性。近年来,农信社的产品创新更加突出“便捷化、场景化、特色化”,推动产品引领金融供给;全面推广“综合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等贷款模式,更好服务农户、城镇居民、小微企业“短急频小”的资金需求。

  结合不同市场主体的经营场景,黑龙江省农信社定向推出“易农贷”“农情贷”“接力贷”“纾困贷”等9款纾困解难信贷产品;为了促进消费恢复发展,推出了爱医贷、尊师贷、白领贷、公积金贷4款消费类特色产品。

  三是在服务机制上,积极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全省各级行社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全部建立了信贷服务抗疫应急工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通过采取简化流程手续、远程信息采集、预授信、委托代办及远程受理、线上用信办贷等措施,实现了基本金融服务不中断、不打烊。

  四是在贷款延期上,主动做好受困主体延期接续服务。黑龙江省农信社对防疫、抗疫以及受疫情影响的相关行业客户的贷款延期需求,主动采取展期、续贷、调整期限等方式,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并给予征信保护、免收罚息。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农信社已累计为2.2万客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308亿元 。

  五是在融资成本上,扎实推进减费让利工作。黑龙江省农信社坚持最大程度让利于民,连续3年共计调减各项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0.88、1.01和0.58个百分点;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费让利27.5亿元。

  六是在办贷渠道上,全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补。针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对“便利度”“数字化”的期盼,黑龙江省农信社推动线上办贷业务研发,畅通“线上化、一站式、非接触”服务渠道,今年备春耕期间,农户贷款全部采取线上贷款服务模式。目前,黑龙江省农信社累计投放线上贷款2117亿元。

  王义平最后表示,助企纾困,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既是全省农信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最近,我们又围绕保增量、调结构、降负担、强服务四项内容,出台了16条助企纾困具体措施,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市场主体纾难解困能力水平,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继续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农信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