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要做特殊麦田的守望者,牵着‘蜗牛’快乐地散步。”“脚下的路越走越坚定”……9月10日,教师节遇中秋,万家团圆时,仍有无数教育工作者坚守在岗位上,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洪流,用逐梦的身影推动龙江教育事业发展。记者走近这群可爱可敬的群体,分享他们的中秋故事和团圆心声。
第302条家访路
10日“双节”,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教师袁艳敏没想着休息,一大早她提着两兜月饼,踏上了第302次家访路。
当老师,是袁艳敏儿时的梦。2009年,支教三年后,她选择再次留在乡村,到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小学任教。16年,袁艳敏像一束温暖的烛光,在特岗教师的责任里,照亮留守儿童的梦想,她累计行程7万多公里,寻访学生近300人次,让孩子、家长们热泪盈眶,也打动了无数社会公众。
袁艳敏在上课
家访的路并不好走,常常要坐几个小时的车,徒步穿过玉米地,再走几里坑坑洼洼的路,遇到下雨天,鞋上的泥巴比鞋都沉。但这些都是第一关。
袁艳敏说,真正的难关是家访中遇到不重视教育的爷爷奶奶和因双亲去世、母亲改嫁变得内向,沉迷游戏的孩子。
袁艳敏家访中给贫困学生送衣物
袁艳敏走访学生家庭
为了让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袁艳敏通过互联网在线互动的方式陪伴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正真的驾驭起了远程授课的桥梁,自从这一课程开展以来,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让乡村孩子也能通过屏幕感知外面的世界,了解更过的知识。
这个中秋格外特别,她放心不下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要亲自为他们送去备好的月饼,并现场让孩子与身在外地的父母进行一次视频交流。
袁艳敏的初衷很简单,一方面要让孩子记住在秋意渐浓的日子想着与父母过个‘团圆’的中秋,另一方面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家访的路上,袁艳敏还积极向社会各界介绍山村里的孩子,近百名学生得到了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帮助,先后收到了来自大学校园的师生们、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团队等捐资捐物共计八万余元。“我想让更多人关注到留守儿童。帮助一个孩子就是点燃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这条路我越走越坚定了。”袁艳敏说。
“能看到我的每一个孩子挺起胸膛的样子,是我今生最大的欣慰。”袁艳敏说,特岗教师被教育部称为是乡村教育中‘换血的一代’,我愿意深深植根这片沃土,带着母爱出发、一路行走,给山里孩子带来光明和温暖。
牵着“蜗牛”去散步
给学生擦鼻涕、梳辫子,反复叮嘱“饭前洗手、上课不能下地走”……对于全国模范教师双鸭山市特殊教育中心王淑芝说,这是工作中最平常不过的事。
33年来,王淑芝坚持“一个也不放弃”的执着信念,服务每一个送教上门学生,提高残障孩子的幸福指数,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得到更适切的发展。
“来,跟着老师,节——日——快——乐,别急,慢慢来。”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王淑芝利用休息日“送教上门”。为了教会聋哑学生发音,王淑芝让孩子们用手摸她的鼻翼、喉部去感受音的震动,再陪他们照着手里的小镜子练习几十遍上百遍,一个发音常常要教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
“面对这些学生,老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面临双重考验”王淑芝说,从教30余年,职业的特殊性让她从“温文尔雅”变成了“沙哑派的”大嗓门,大尺度的手势语言也把自己磨成了慢性子。
“虽然不能有桃李天下的荣光,但通过我的守护能够看见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和点滴的进步,这些足够了。” 王淑芝说,这些年,龙江的特殊教育正在发生着从无到有、有中求质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光,正在照亮特殊孩子的人生。“我愿要做特殊麦田的守望者,牵着‘蜗牛’快乐地散步。”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记者 赵一诺 周姿杉)
王淑芝从点滴中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