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巧用“带土移植”,善用“拿来主义”,率先推动全国改革试点经验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国家发布的全国改革试点经验278项,剔除涉及港口运输、船舶通关、海洋治理、证券交易等不适用项,具备复制推广条件的事项203项,已复制推广199项,复制推广率98%。
坚持问题导向。分门别类深入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业态的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创新主体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找到复制推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复制“网上自动办税”模式,大力推广“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实现了电子税务局注册率、网上缴税率、网上申报率、网上事项办理率“四个100%”,解决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企业办税难题。复制“境外投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了投资服务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从招引前、中、后期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2021年,绥芬河片区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6家,非洲以及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对绥芬河片区投资首次实现突破,今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38万美元,同比增长96.7%。绥芬河自贸片区获批三年来,累计新落户企业2652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220多户,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出口贸易额累计完成363.5亿元,占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52.6%。
坚持目标导向。紧扣绥芬河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脉络,突出预见性和前瞻性,精准把握复制推广的实施路径。复制“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模式,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信息化、无纸化,降低了报关成本,压缩了通关时间。截至目前,以绥芬河铁路口岸为节点的四条班列稳健运行,全面贯通了龙江“出海口”。其中,“哈绥俄亚”班列累计开行294列,发运31094个标准箱;中欧班列累计过境1366列、124183个标准箱;开通莫斯科至绥芬河的中俄直列,发运18列、1556标准箱;打通哈萨克斯坦至绥芬河的互贸专列,发运2列、5300吨。复制“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模式,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提高了效率,简化了手续,为企业节省资金300余万元。复制“信易贷”模式,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10家银行机构入驻“信易贷”平台,搭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金融超市”,开通“关银-KEY通”业务,办理3笔跨境区块链项下出口融资业务,融资金额15.9万美元,“关银-KEY通”签约38户,意向结算资金5000万美元。推动跨境调运、付汇、结算、融资等全要素集成创新,助力中俄边境贸易高水平发展,创新成果入选中国经济时报“伟大变革·新发展理念实践案例”。复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申报比例达到100%,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2分钟,车辆查验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0秒。
坚持结果导向。把企业受益指数、满意指数、降负指数作为衡量复制推广成效的重要参照,围绕通关效率、行政审批、营商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集中攻坚,统筹发力,真正让企业得实惠、享便利。复制“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模式,以中俄林业联动发展为突破口,形成了覆盖境内外的采伐、进口、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体系,为沿边跨境产业发展趟出了新路子。复制“一码集成服务”模式,建设了统一的“绥意办”APP城市服务门户,聚合了公共资源和政务服务,成为一体化、全天候的掌上便民服务平台。复制“一口受理、并联办理”模式,优化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职能,通过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办6个必办环节“照、章、银、税、金、保”一站受理、一次办结。复制“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处理”模式,绥芬河片区率先推出涉外调解、涉外公证、涉外法援“三服务”体系,累计办理各项涉外法律事项1200余件,国际化司法服务体系迈出坚实步伐。
下一步,绥芬河片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复制推广的成效实效上下功夫,推出一批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自主创新成果,带动周边地区形成政策协同、功能协同、产业协同,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助力龙江振兴发展。(黑龙江日报记者 杜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