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漫天,万鸟齐飞。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数万只候鸟齐聚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用蹁跹的身影和响亮的鸣叫声,展示着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魅力。
“自3月中旬以来,安邦河湿地已回归了数万只候鸟,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白头鹤、白枕鹤,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白琵鹭等等。”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旅游科科长王伟介绍。
安邦河湿地傍晚美景(图片由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
湍急的安邦河自完达山支脉蜿蜒而下,孕育了风光旖旎、水草肥美的安邦河湿地。作为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性的原始湿地之一。据统计,全区共有脊椎动物29目60科218种,占黑龙江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35.62%。其中鸟类有东方白鹳、白头鹤、白枕鹤和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白琵鹭、红隼、长耳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
数万只候鸟齐聚安邦河(图片由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
如此美丽重要的安邦河湿地,若回溯到三十年前,却是另一幅景象。
“曾经因为过度开垦耕地,安邦河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面积曾缩小到不足1000公顷。”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李金波介绍道,安邦河湿地自1993年成立自然保护区,开始退耕环湿、禁渔禁牧、积极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经过近30年的保护治理后,截至2021年,安邦河湿地总面积达到3768.88公顷,生态恢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水’和‘绿’作为安邦河湿地生态建设的重点,坚决遏制侵占、破坏湿地的现象。”李金波说。
安邦河湿地科普宣教中心
在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坐落着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设我国目前最大的湿地科普宣教中心。湿地宣教馆内,有数百种野生动物标本,包含有湿地动植物实景仿真、湿地知识互动、多媒体仿真等多个展示区域。
“我们每年都会定期组织游客或者中小学生进行湿地保护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地球之肾’,从而自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王伟介绍,在湿地宣教馆的多媒体厅内,游客可以感受到芦苇荡漾、草木葱茏、鱼儿嬉戏、百鸟争鸣等自然景观,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说是湿地全部景观的浓缩版。
多媒体展厅
在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不仅有自然美景,还有别具一格的人文情怀、休息旅游等项目,每年都有10余万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注重生态、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力求将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王伟表示。(文/摄/视频 唐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