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3月19日电 为迎接“世界睡眠日”,3月19日,由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承办,哈医大二院、黑龙江省睡眠学会、黑龙江省癫痫及睡眠障碍专科联盟、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老化与老年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学组联合主办线上直播公益讲座及义诊活动。哈医大二院专家就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障碍、失眠等问题,为广大患者做专业的科普讲座。
为满足广大睡眠障碍患者的问医需求,本次义诊特邀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主任朱雨岚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王东岩教授、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刘鸣教授、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潘永惠教授、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魏亚芬教授、哈尔滨市二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广华教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盛宝英教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浦岩柏教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玉芝教授、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副主任孙威教授、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副主任朱延梅教授在直播线上为广大患者进行义诊咨询,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2500余人。
哈医大二院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举行“世界睡眠日”线上直播公益讲座及义诊活动。哈医大二院供图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睡眠”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大事,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增加,娱乐项目越来越多,睡眠障碍反而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重要“疾病”。据黑龙江省睡眠学会会长、哈医大二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癫痫及睡眠障碍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朱雨岚教授介绍,国际睡眠障碍疾病分为七类,近70种疾病,第一类是失眠;第二类是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第三类是中枢嗜睡性疾病,比如发作性睡病;第四类是睡眠节律失调;第五类是异态睡眠,如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梦游等;第六类是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如磨牙、不安腿综合征等;第七类就是其他睡眠障碍。如果出现这类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的睡眠专科就诊,及时解决睡眠类疾病。
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类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群的38%。最新的研究显示,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呈现两大变化趋势,一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35.9%,超过三分之一的中老年人有睡眠障碍,且中老年人群因睡眠障碍导致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二是睡眠障碍逐渐年轻化,年轻人中发生失眠障碍和睡眠呼吸障碍的比例逐年递增。
睡眠节律混乱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
朱雨岚教授介绍,中青年人群的睡眠障碍主要以生活习惯不好导致的睡眠障碍为主,而老年人睡眠障碍多与器质性疾病相关。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在家里,半夜不睡觉,白天不起床,睡眠节律发生很大改变,逐渐导致越来越“睡不着”“睡不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造成很多人出现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各类症状。
朱雨岚教授解释,睡眠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睡眠障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多种免疫系统疾病。此外,睡眠障碍也会打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调节系统,生理条件下,这两个神经系统能够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如果该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消化不良、眩晕、焦虑症等各类疾病。
手机+游戏是夺走年轻人健康睡眠的头号“杀手”
熬夜,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成了“家常便饭”,除了学业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熬夜,很多年轻人更是“放不下手机”“离不开网游”,再加之现在丰富多彩的直播、追剧、刷综艺、打游戏,年轻一代想要睡觉似乎越来越难,几乎很少有人能够保证6—8小时的健康睡眠了。
朱雨岚教授介绍,在睡眠专科门诊,每天都能看到因为睡眠障碍前来就医的年轻患者,他们中有些人是初、高中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他们每天6点就要起床上学,晚上熬夜学习常常到12点以后,长期熬夜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能量补充,睡眠质量差,导致睡眠无法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严重影响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睡眠障碍,普遍的现象就是“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晚上成宿不睡。很多人逐渐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知和行为能力减退、情绪异常,甚至引起幻觉,从而增加工作失误、车祸风险、猝死率增高。有些睡眠障碍的人不仅白天嗜睡、疲倦、记忆力减退,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怎样拥有健康睡眠
朱雨岚教授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保障“规律睡眠”是良好睡眠习惯的前提。
规律睡眠。不熬夜、不睡懒觉,保持规律、稳定的睡眠生物钟,保持健康睡眠节律。如果有午睡的习惯,白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
远离睡眠干扰因素,睡前别看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不要在睡前锻炼。晚间不要暴饮暴食,晚餐时间提前,身体代谢晚餐食物易出现肠胃不适等,影响睡眠。晚间别碰咖啡、浓茶等兴奋类物质。睡前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吸烟。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恰当湿度温度,尽可能屏蔽噪音和干扰光线。(苏靖刚 李华虹 方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