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的小鸟儿。它们成群地飞过,展翅间给我们留下自由快乐的身影。”12月12日,大学退休教授李先生说,保健路一线绿地多,小鸟也特别多。
12月13日,记者在哈尔滨市保健路医大二院、医大四院、劳动公园所属林间,看到了大量的黑头山雀和麻雀,人工投喂很普遍。一些老年人说,这种景象好多年不见,一是说明生态环境好了,二是说明爱鸟的人多了。
小鸟儿飞落在林间
带来生机和快乐
李先生说,今年6月初,他因为患上癌症住进医大四院。“也是疫情原因,手术后只能待在14层的病房。苦闷难受的时候,我站到了窗边,看到楼下树林里,一只只山雀展翅飞过……”这些鸟儿让他想起了电影《阿凡达》,它们自由自在,充满了生机和快乐。80岁的李先生,养成了早起看鸟的习惯,身体恢复后更是天天来此散步。
鸟儿爱吃路边果树的果子
李先生的儿子是名医生,在医大二院工作。他说,医科大学和二院区域有大片的树林,周边也有很多果木。“我家就在院区旁边,楼下的树上现在还有很多小红果,山雀天天都来啄食。”李医生说,这种景象在四十年前很普遍,保健路和学府路边,全是山丁子树、山楂树、臭李子树、野核桃树,现在的情况比那时还好。
在公园安营扎寨
13日14时许,在林密人疏的劳动公园里,记者找到了几十处人工投喂点,有的是在木凳石桌上,有的是在小路旁,有的是在雪地间。食物有黄灿灿的小米和玉米,也有各种坚果,由于新下雪的缘故,每个投喂点附近,都能看到大量鸟爪印。一些羽毛漂亮的黑头山雀,就在林间飞着找食,成群的麻雀则落在枝头,肥嘟嘟的。
吴大妈就住在附近小区,她说公园未建成时,这里虽然有树有草,但小鸟却并不多,还有一些人来此捕鸟。“就像媒体报道的,麻雀几乎被抓没了,卖给无良商贩做饺子馅儿。现在不一样了,有人管理,大家也都爱护小鸟。”
市民投喂粮食
公园里的鸟儿多了,就往其他地方飞,附近的小鸟儿也就越来越多。天天来此锻炼的孙大爷说,公园里的黑头山雀有好几百只,麻雀更多。“这么说吧,从去年开始,你走近的时候,小鸟儿就不那么怕人了,轰地一下散开,落在或远或高的树上,等你离开它们就会飞回来。”
爱鸟护鸟现场教学
在一座凉亭处,一对年轻夫妻正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给鸟儿投食。父亲给儿子讲解着鸟儿们的习性,说得头头是道,原来他是一所中学的生物老师。王老师说,麻雀一类的小鸟儿,生活在人类聚居区,它的存活质量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标,比如污染多少、绿地多少、宣传教育和管理保护多少等。
地面上全是小鸟儿的爪痕
“这里的秩序特别好,不少家长都会来现场教学,刚才一位投喂的志愿者还给孩子讲课呢,比我说的生动。”王老师说,那位大姐告诉孙女,她平时剩在碗里的饭粒儿,就能帮助成群的小鸟儿过冬,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破坏树木花草的虫子就会被小鸟吃光。
小鸟儿回归是种进步
现在黑龙江省各地市都有爱鸟护鸟民间组织,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这一行动中。哈市爱鸟组织负责人杜克说,他们有很多微信群,每个群里的志愿者都超过百人,大家或自发或有组织地爱鸟护鸟,并进行了大量宣传活动,对小鸟的救助也从以往巡护中发现的成百上千,到现在需要线索举报。
记者曾与一些志愿者在哈尔滨、绥化、大庆等地参与过救助小鸟、放归自然的活动。从专门负责此事的食药环公安民警和来自大学的专家学者处了解到,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国很多城市都发生过“小鸟失踪”的现象。调查之下得出这样的结论:绿地减少,栖身空间被占;封闭增多,觅食范围减少;缺少保护,存在滥捕滥食问题。
公园里市民投喂的食物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宣传教育,更得益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种小鸟儿才能逐渐回归。比如今冬的哈尔滨,冰雨和大雪都没让鸟儿们销声匿迹,反而成群结队地存活,充分说明它们的生存空间得到了保护和保障。
记者在劳动公园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孩子向树上的小鸟儿挥动双手,并高喊:“小鸟儿,飞到我的身边来。”小鸟儿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这首老歌所唱的景象,离我们也许真的不远了。(记者 张同 摄影 张同 视频 张同)
地铁站外的小鸟儿
翻拍市民捕捉的小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