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黑龙江省举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鄂忠齐向大家描述了一幅由红、蓝、白、绿构成的黑龙江省未来乡村图景。
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守住耕地红线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乡村振兴“耕地红线怎样守”,黑龙江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7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312.8万亩,第三次国土调查后耕地和基本农田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正在研究确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有量。扎实推进“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等专项整治,突出黑土耕地保护,开展严厉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行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鄂忠齐介绍,接下来,要扎实开展黑土地质量等别和产能评价及地表基质调查试点工作,建立反映黑龙江省黑土资源质量的等级评定与监测体系,实施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试点,不断推进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鄂忠齐
“蓝” ——绘好规划蓝图 全省9000多个村庄分类规划
村庄规划,是村庄建设的龙头。2019年黑龙江省开启了村庄规划工作,将全省9000多个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边境巩固类和搬迁撤并类等5种类型。本轮村庄规划,着重解决部分地区村庄缺乏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增用地保障依据不充分的问题。
发布会上,鄂忠齐拿出了四张乡村规划图,以黑龙江省村庄规划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甘南县兴隆乡兴鲜村村庄规划为例,让大家看到了未来乡村图景。分析发现兴鲜村存在特色不突出、用地不集约、环境待改善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确定了村屯撤并,打造“多规合一+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生态宜居美丽村庄的定位。目前,黑龙江已完成第一批1027个村庄规划试点的编制工作,评选出优秀村庄规划案例59项,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群众真正看得见、看得懂村庄规划,了解自己家乡的未来变化。
黑龙江省村庄规划优秀典型案例展示——甘南县兴隆乡兴鲜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
“白”—— 规划留白 解决好乡村振兴“地怎么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十条措施,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全力保障涉农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下一步,一方面将继续重点保障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合理规划宅基地范围,探索“点状供地”和“规划留白”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把建设用地指标更多留在村和镇,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住宅用地提供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全力保障中心城镇和工业开发区用地,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完善沿边地区乡村差别化土地政策,推进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和美丽边城建设,逐步形成沿边特色城镇体系。
“绿”——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鄂忠齐介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系统治理制度。启动编制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继续推进实施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研究申报松嫩平原西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沙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同时要推进“生态银行”建设,探索搭建生态资源投资交易平台,列出资源交易清单,对接市场和资本。近期黑龙江省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与农业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两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产品价值转换,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通道。(总台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