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刘才星):日前,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8月24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举行的解读《决定》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鄂忠齐表示,将采取系列措施全力保障促进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鄂忠齐现场发言 摄影 石启立
鄂忠齐说,此次省委全会《决定》出台后,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时间出台了《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管控和空间用途管制、保障乡村振兴基础资源需求、加强耕地和黑土地保护、完善土地政策创新、加强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振兴、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26条具体措施。
绘好规划蓝图,解决好乡村振兴“往哪里走”的问题。村庄规划,是村庄建设的龙头。2019年我省开启了村庄规划工作,将全省9000多个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边境巩固类和搬迁撤并类等5种类型。本轮村庄规划,着重解决部分地区村庄缺乏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增用地保障依据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村庄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比如,特色保护类是对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制作了示意展板和宣传图样。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027个村庄规划试点的编制工作,评选出优秀村庄规划案例59项,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下一步,进一步加快我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发布特色村庄名录,采取简单通俗的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真正看得见、看得懂村庄规划,了解自己家乡的未来变化。
聚焦产业发展,解决好乡村振兴“地怎么用”的问题。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十条措施,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全力保障涉农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下一步,一方面,将继续重点保障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合理规划宅基地范围,探索“点状供地”和“规划留白”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把建设用地指标更多留在村和镇,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住宅用地提供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全力保障中心城镇和工业开发区用地,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完善沿边地区乡村差别化土地政策,推进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和美丽边城建设,逐步形成沿边特色城镇体系。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解决好乡村振兴“耕地红线怎样守”的问题。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时刻牢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切嘱托,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7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312.8万亩,第三次国土调查后耕地和基本农田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正在研究确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有量。扎实推进“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等专项整治,突出黑土耕地保护,开展严厉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行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接下来,要扎实开展黑土地质量等别和产能评价及地表基质调查试点工作,建立反映我省黑土资源质量的等级评定与监测体系,实施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试点,不断推进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突出政策创新,解决好乡村振兴“资源价值如何释放”的问题。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向国家争取跨省补充耕地任务4.5万亩,获得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资金52亿元。仅2020年,通过跨省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政策争取资金10.6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向国家申请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和承担国家统筹补充耕地任务,研究探索开展跨省异地代保永久基本农田项目,赢得一系列惠农资金。推进“生态银行”建设,探索搭建生态资源投资交易平台,列出资源交易清单,对接市场和资本,近期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与农业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两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产品价值转换,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通道。
鄂忠齐说,今后一段时期,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坚决落实好省委全会的精神和《决定》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资源和生态要素支撑,凝心聚力、务实进取,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服务全省“三农”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