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至22日哈市将迎中到大雪 交警部门发布交通提示
气象部门预报21日至22日,哈市将迎来中到大雪,并可能伴有风吹雪,能见度差,同时发布了路面结冰预警。哈市交警部门提示,近日早晚温差大,春融现象明显,广大市民应遵守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通行公告,做到少出行或不出行,驾车外出时牢记降速控距亮尾,保障好自身和他人的出行安全。
随着市区内近期车流有所增加,降雪后道路湿滑难行,如驾驶人麻痹大意未安全控速,不注意观察瞭望,易导致车辆间刮碰、追尾等事故多发。同时降雪后,各疫情防控检测排查、登记点区域及沿线通行也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为有效应对降雪天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哈市交警部门将强化警力部署,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街路、坡路、桥梁的往返式巡控排查,保障市区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同时重点保障救护车辆、防疫车辆及医护人员等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的安全高效通行。针对降雪后对公路形成的安全隐患,交警部门也将组织警力加强公路上的巡控、排查、引导,及降速,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交通管控、管制措施,有效预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市区内驾驶人请遵循以下出行原则:
理性出行: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或不出行,特别是新手、无冰
雪路面驾驶经验的驾驶人,谨慎驾车出行。
控速出行:随着近期路面车流有所增加,雪天期间车辆间的刮碰事故也将多发,驾驶人应有意识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防止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转向后,刹车距离延长、车辆打滑等情况发生,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安全出行:冰雪路面行车时应保持安全车距,注意保持观察瞭望;刹车应使用点刹的方式,杜绝空挡刹车和空挡滑行,禁忌急转弯、急打舵、不打转向突然变道。
礼让出行:遇瓶颈路段、无灯控路口要注意观察瞭望,注意文明让行,遇有救护车辆、防疫车辆及医护人员等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的;行人横过道路,环卫车辆、环卫工人作业时注意慢行避让、停车让行。
公路上请牢记这些出行注意事项
注意雪情路况:选择公路出行时,注意提前了解、实时收听天气情况,尽量避免雪天远行,如降雪后严重影响道路安全行驶的,应就近驶入高速公路服务区或驶出公路。
注意平稳驾驶:雪天尽量保持匀速驾驶,避免急加速、急刹车;避免急转弯、急变道。
注意车速车距:雪天出行时,应根据实时天气情况,按照规定或提示的安全速度行驶,结合不同视线、视距相应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并盯紧前车刹车灯。
注意观察瞭望:行车时应注意观察“坡路”、“弯道”、“桥梁”、“限速提示”、“十字路口”、“事故多发路段”等交通提示、警示牌,并相应提前缓降车速,确保安全通过。
注意使用灯具: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注意防范二次事故: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应首先注意保障自身安全,谨防发生二次事故,在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后,首选把车辆转移到紧急停车带上,如车辆无法移动,或双方存在争议的,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距车辆150米以上的位置放置警示三角架。
此外,交警部门提示广大机动车驾驶人,遇前方有疫情防控检测点时,应注意提前减速慢行,与前车保持好安全车距,在按工作人员指示及交通设施引导进入检测通道时,做到依次并入不争抢,全力保障检测点处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顺畅。(吴凡 记者 陈南竹)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