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交警:24小时严防死守 筑起“防疫堡垒”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在全国人民喜迎农历庚子鼠年的前夕,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悄然蔓延开来。1月25日(大年初一),黑龙江省、黑河市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黑河市交警系统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警力配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在黑河市各主要出入城口设置防疫检查卡点。1月29日(大年初五),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启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二级响应,全体民警、辅警提前结束春节休假,全部返回工作岗位。在这近20天的时间里,黑河市公安交警用24小时的坚守为边陲小城筑起坚实的“防疫堡垒”。
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召开会议
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坚守防疫第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迅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全警参战,支队各级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黑河市城区各主要疫情防控卡点由党员干部带队,积极配合防疫、卫生等部门24小时不间断做好过往车辆车内物品检查及乘员信息、体温监测、登记等工作;支队班子成员对辖区大队进行分片包保,大队班子成员为各卡点第一责任人,两级班子成员不分昼夜,同全体民警、辅警一道奋战在前沿一线,督导检查车辆查控、警员安全防护等工作。疫情面前,黑河市公安交警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用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的实际行动激励着广大交通民警、辅警充分发扬不畏疲劳、不怕牺牲的黑河市交警“铁军精神”,坚守防疫战斗最前线。截至2月10日,黑河市公安交警系统共计设置检查卡点56处,出动警力6471人次,警车1737台次,检查过往车辆173155台次,人员91241人次,有效阻断了疫情通过公路途径蔓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执勤交警询问过往行人信息
黑河市交警系统民警、辅警坚守一线,决胜防疫阻击战。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黑河市防疫措施的不断强化升级,2月5日起,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按照市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始在全市辖区实施机动车、电动车禁行措施,进一步阻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黑河市的2月,室外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有时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民警们在外面一站四五个小时,面对艰苦的环境和不可预知的疫情,他们没有退缩,筑起了阻断疫情传播的“铜墙铁壁”。截至2月10日,黑河市公安交警系统共计在城区设置执勤点123个,出动警力1864人次,警车720台次,劝导过往车辆5314台次。在民警、辅警耐心劝导和严格管控下,市区内违规行驶的车辆明显减少,达到了控制人员流动的初衷,进一步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
执勤交警口罩、帽子上挂满了冰霜
疫情当前,黑河市全体交警不忘初心、倾情服务,答民问、解民忧、暖民心。为减少人员聚集,自1月28日起,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根据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暂停服务窗口办理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理以及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等相关业务;设置专人接听车驾管大厅服务电话,耐心解答相关业务咨询,建议群众在疫情时期通过“12123”平台办理25项车驾管业务,并开通网上申请临牌服务。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告知群众,对疫情期间因车辆逾期未检验、驾驶证逾期未审验的车辆不予处罚,解除了群众得后顾之忧。
2月5日,黑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在全市范围内限制机动车、电动车通行的公告》后,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电话便始终处于忙碌状态,支队指挥中心为满足需求,临时新增3部电话、公布1个专用电子邮箱、4个微信群用于受理疫情防控期间车辆通行申请和群众咨询。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受理群众、各相关单位网上、电话、电子邮件咨询、车辆通行报备达到日均4500余次,是平时的近百倍之多,高强度的工作中,他们要不断耐心解释疫情和交警部门不得已采取交通管控措施的必要性;对于各单位上报的防疫通行车辆信息要详细记录备案;对于需要就医等特殊事项的申请特事特办、迅速处理,协调路面警力优先放行……在每天24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中,所有在岗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民警接听咨询电话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疫情当头,黑河公安交警毫不畏惧,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图/文 宋冠男 编辑 刘才星)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