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小麦早在4000—5000年前就传入了中国,但直到唐宋时期才超越粟(小米)、黍(黄米),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粮,究其原因除了小麦在种植上的水土不服,不被农民所接受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食用方法上的“水土不服”。
在原始社会,先民采用的是石烹法,将自然界的石头烧热作为厨具,把谷物加热至熟透。后来在漫长的摸索过程中,先民发现泥巴经过大火烧烤后,可以成型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器皿,且具备防水的特性,用来作为烹饪的器皿再合适不过。于是全新的烹饪方法应运而生,这就是陶烹法。人们烹饪时,将粟、黍等谷物加入陶器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生火加以煮熟,先民至此喝上了粥。
如此,先民们吃了数千年,直到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才吃上了可以蒸熟的食物。起初是一种谷物蒸,后来为了改善口感,将多种谷物放在一起蒸,谓之“香饭”。但无论是在喝粥还是在吃蒸饭,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烹饪法非常适合于粟、黍等粒食。
与粒食的烹饪方法不同,小麦原产区的里海和中东地区习惯于对小麦采用烘焙的方法,做成面包的形式。可惜的是,在小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这种烹饪方法并未一起传入。而那时的人们对小麦认识不足,依照传统的饮食习惯,用吃粒食的方法也将整粒小麦连着麸皮一起煮粥或蒸熟。带麸皮的小麦不仅口感粗糙,难以咀嚼和下咽,且十分不利于消化,人们的食用体验相当不好,因此古人一度视之为劣等食物,颜师古注《急就篇》中有“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的记载。
但小麦种植周期短的优势还是促使人们不断尝试,比如将整颗小麦粒舂碾成碎屑,然后再进行蒸煮成为“麦饭”。即便如此,小麦的口感与粟、黍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加之当时的水利设施落后,小麦春播时无法获得足够的水源灌溉,导致难以推广。
西汉中期,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下,处于统治中心的关中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而战国时期出现的石转磨在这时也得到了普及。石转磨相较于先秦时期的石磨棒、石磨盘等工具,磨粉的效率大为提升。人们将之运用在小麦的加工中,面粉随之出现,小麦也终于从粒食升级为面食。
面粉细腻,易于消化,而且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由此导致小麦的各种吃法如雨后春笋般被发掘出来。在当时,人们将面食称之为“饼”,蒸熟的是蒸饼,包括馒头、包子等;煮熟的便是煮饼,包括各种面条等。魏晋时期,煮饼又被称做汤饼,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到了唐宋时期,物质生活的充足促使面食烹饪方式进一步提升,且分类更加细化,比如火烤的称之为“烧饼”,包括烙饼、 油饼、肉饼;水煮的称之为“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称之为“蒸饼”,馒头、包子都算;油炸的称之为环饼,包括麻花等。那时,还出现了最早的挂面“药棋面”,宽度约合今天的3.3毫米,成型后晾干保存,吃时拿出来下锅。
那时,不仅各地出现了专门的面馆,就连皇家和官员们都爱不释手,以至于宋代招待大学士,有“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之说。炎炎夏日,如果某位大臣能在宫里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冷面,也算是一种荣耀。
小麦从粒食到面食的升级,是中国主粮史上的一次革命,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麦南稻的局面,也丰富了我们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文 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