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小麦和水稻在主粮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历史上长期维持着“北麦南稻”的种植格局。然而,作为一种外来农作物,小麦不是一开始就占据C位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水土不服,被农民广泛“嫌弃”,而不愿种植。
人工驯化的小麦作物起源于里海和中东地区,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前通过欧亚草原通道传入中国。与小麦原产地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同,我国属于典型的北半球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呈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的特征,在南方地区尤为显著,且夏季涝灾频发。由此导致小麦严重水土不服,根本无法在我国南方地区立足。
北方虽然有部分地区适合种植,但小麦产量低,而且需在春季播种,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北方的春季干燥少雨雪,在水利条件不发达的华夏上古时期及夏商周时期,种植小麦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而小麦传入中国后,只能在靠近河流的少部分地区种植,与北方占据主导地位的粟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麦都被称为“杂稼”或“杂粮”,只在不产粟的少部分地区可以缴纳国库,而多数地区仍以粟作为主要农业税收来源。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战国分裂局面的结束,新生的大一统王朝拥有比以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和灌溉设施得以在全国建成。如此一来,小麦种植的水利困境得到了缓解。
然而,对于当时以粒食为主的华夏文明来说,小麦的饮食方式和口感等因素依旧制约着百姓种植的积极性。在奉行老黄之术的西汉初期,小麦的种植范围还是十分有限。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为了满足频繁的战事需要,急需一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作为军粮,应付连年不断的征战。而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盘在这个时期得以大量推广,小麦可以大规模磨成面粉,于是进入了统治者的视线。至此,小麦制作成的面食得到了大众普遍认可。
当时的大儒董仲舒奏请汉武帝“关中俗不好种麦”、“而损生民之具”,他建议“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准许在关中平原及时赶种冬小麦。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冬小麦取得了成功,并在汉帝国统治中心关中平原得以普及和丰收。
汉武帝龙颜大悦,因此“遣谒者劝种宿麦”,大力鼓励百姓种植冬小麦。如此一来,小麦的生长周期就由原先的一年缩短为半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汉朝开疆拓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支持。
到了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小麦生长周期短的优势再次引起了各地军阀的重视,并得到了全面的推广,成为士兵行军打仗的重要口粮。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到江南地区,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此时的小麦经过数百年的改良,竟然在部分地区适应了南方的气候,南方麦作也成为了很多百姓种植的对象。到了唐宋时期,小麦的种植面积全面超越粟,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主粮。
凭借种植周期短的先天优势以及与本土气候条件逐渐相适的后天条件,小麦终于实现了从备受嫌弃的“杂稼”到北方作物霸主的逆袭。直到今天,小麦依然在中国百姓的餐桌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主粮。(文 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