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希勤村抓住土地流转新机遇 改写发展新篇章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08-25 21:00:12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2019年1月30日,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希勤村69岁的冯学杰银行卡里一次性收到了19500元的转账,这是他与飞鹤乳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后,得到的一年租金,冯学杰脸上笑开了花。和他一样高兴的,还有希勤村400多户农民,他们将土地流转给了飞鹤,得到的流转金比过去自己种地的年收入还多,乡亲们觉得日子越过越好了。

  2018年底,经过双城区全力争取和多次洽谈,与飞鹤乳业达成双投资的意向协议,其中正式签约的一个重要前置条件是先期流转10万亩土地。在这场“土地流转攻坚战”中,希勤乡主动请缨、迎难而上,组织各村承担流转任务。希勤村率先一步,2019年初,仅用5天完成土地流转1.88万亩,带动全乡最终流转土地7.5万亩,助力了飞鹤项目落户双城。

  召开会议,成立组织,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希勤村是曾经的“全国合作化第一村”,具有深厚的土地改革基础和“基因传承”。希勤村党支部书记罗正龙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了土地流转讨论会。经过讨论,村党支部当即决定,在参会人员中选出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共20人,成立土地流转工作队,马上启动这项工作。

  搞好调查,摸清底数,掌握耕地经营情况。流转土地时间紧、任务重,不亚于一场战役。罗正龙说:“工作不能乱干,得先摸清村民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再制定战略战术。”个别大户购买农业机械投入大,有的达上百万元,如果村民将土地流转给飞鹤,相当于断了他们的财路,一旦机器被闲置,损失巨大,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这件事。

  党员带头,逐户动员,打消群众多重顾虑。工作队开会时,参加过全国首届妇代会、80多岁的老党员刘孝贞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党员一定要带好头,先流转,还得发动亲戚朋友的力量。”全村所有党员干部第一批签了约。工作队分组入户动员,发动亲戚熟人先签约,再找抵触情绪大、不愿流转的农户谈,反复讲政策、讲效益。经过动员,第一天就有80多户农民签了合同,流转土地2000多亩,实现首战“开门红”。

  因势利导,攻坚克难,形成整村流转态势。希勤村土地流转如火如荼,签约的越来越多,但很多种粮大户不但自己反对,还发动亲戚朋友对抗。对此,罗正龙亲自带队,上门反复做工作。针对机车大户担心的“没活干”问题,村干部反复协调,最终和飞鹤达成了“在春秋两季农播、收运时节,优先使用本村农业机械”的约定,同时帮他们联系到周边乡镇农活,让他们机车设备有活干、有钱挣。

  统筹调配,集中择优,实现流转土地成块连片。除了已经签约的农户,全村还有80多户农民没有签约。这些地东一条、西一块,处理不好,就成了已流转土地中的“钉子户”。对此,经村“两委”研究,并征得剩余80多户农民的同意,从全村最好的土地划出连片的4000多亩,替换给未流转户。原来的次地换得了好地,原来的好地也没吃亏,并且成功破解了“插花地”影响连片的问题。

  填补差值,承担损失,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飞鹤计算土地流转金时以确权面积为准,而由于农民自行开垦和“树影地”等因素,在实际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产生了部分农民实际面积大于确权面积的“账实不符”。对此,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希勤村最终决定村集体拿出几百亩机动地填补差值,保证了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据介绍,在党员干部和全村人的努力下,希勤村在5天内完成整村土地流转,打响了全乡土地流转“第一枪”,创造了“合作化第一村”新的历史,加快了飞鹤乳业入驻双城的步伐,促进了后续资金、设备、人员的投入,为打造“农场、牧场、工厂”三位一体的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基础。土地流转也打破了村民的“守地”思想,转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农民原本寸土必争的执念和害怕土地被“折腾坏”的心理,因为这次大规模土地流转改变了。他们看到政府牵头引领,企业有实力,地价给得高,自己不吃亏,固守田园的思想逐渐扭转。同时,村民也调整了耕种方式,农业生产模式也转型升级。随着飞鹤项目落地,打破了原来一家一户的传统耕种模式,在种植过程中,村民运用高端种衣、GPS导航、深耕起垄、分层施肥、大垅双行栽培等新技术,实行大型机械连片作业,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绿色化、科技化、品牌化转型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改变了传统的收入结构。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平均每亩土地增收200元,全村每年增收近400万元。而且全村释放出500多人劳动力,他们有的搞物流运输,有的搞餐饮服务,还有的“组团”打工,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于还在耕种的农民,引导他们从种植粮食转向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和综合收益。树立威信,巩固村级党组织核心地位。村党支部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了村民权益。

  希勤村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得到了村民的广泛信任和支持,全面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很多村民表示,村干部没日没夜干工作,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希勤村党员干部时刻为群众着想,挨家挨户上门访查困难、查找问题,用心用力解决实际困难,不拖延不敷衍,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获得真真切切的实惠,以行动实践人民至上理念,始终坚持了正确的工作方向。(文 王立春 陈朝 编辑 刘才星)

编辑:于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