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攻坚克难助脱贫饮水安全百姓乐

2019-12-16 10:03:59|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攻坚克难助脱贫饮水安全百姓乐

  脱贫攻坚,民心所向。截至2018年底,全省24.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比国家要求的时限提前了两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7%,远高于全国平均十个百分点以上。老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是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肯定。

  “终于盼到了,这水好喝!”海伦市民乐村村支书陶力华仍然记得村里通上自来水时的激动心情。

  “以前那水埋汰,缸底老有一层泥,现在一星期都不用刷,干净!”三合村村民常荣文拧开自家水龙头,脸上乐开了花。

  家园安康因水而兴,城乡百姓因水而富。从时常没水到随时用水,从浑浊不堪到吃上好水,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因用水无虞而绽放会心笑容,走上更加美好生活之路的信心也在心里愈发坚定。

  201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务实举措和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这项“民心工程”,投资规模之大、受益人口之多、工程效益发挥之好前所未有。

  赢民心:不畏艰难勇担当

  大兴安岭林海苍茫,三江奔流蜿蜒千里,湿地湖泊星罗棋布,沃野千里稻浪滚滚。在人们心目中,位于我国最北的黑龙江是一片极为辽阔的黑土地,厚重肥沃、雄浑壮丽。然而,奔走在平坦的黑土地、穿越连片的青纱帐,却能经过不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区。“听水响,看水流,人在家中为水愁”,仍是一些深度贫困村的现实写照。

  脱贫攻坚任务,不可谓不重:2018年年初统计,全省还有农村饮水不安全贫困人口8万多人,共涉及58个县(市、区)的5826个村屯……

  安全饮水之战,不可谓不难:贫困地区农村集中存在供水率低、水质保障程度不高,部分地区工程建设标准低,水源保护工作薄弱……

  聚焦脱贫攻坚、保障饮水安全有多难,龙江大地上的干部群众就有多拼。“把农村饮水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务实举措和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这项‘民心工程’。”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侯百君说。

  谈起农村饮水安全,国家级贫困县海伦市水务局副局长杨金豹就颇为感慨,他近年分管这项工作,见证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坦言,目前饮水安全工作的难点主要是气候与资金问题,且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较为复杂。“哪怕工作再难,也必须解决好,这不但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杨金豹语气坚定。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稳定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是不打折扣的硬任务。深刻认识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工作这一“重中之重”的内涵,干部群众首先要筑牢“思想关”。

  “水的问题,切切实实关系到民生福祉。”兰西县水务局副局长吴梓强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来不久,十分熟悉百姓的渴求。“连群众吃水问题都解决不好,群众怎么过舒心日子,我们这些‘父母官’还谈什么履职尽责?”

  目标明确,理顺思路,划定路线,步步为营。省委书记张庆伟从2017年就多次召开会议、作出专门批示:两年内解决黑龙江全省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省长王文涛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和农户实地调研。副省长王永康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多次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

  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省连续两年依据饮水安全界定标准,对全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精准识别,并建立了“一村一册”“一屯一册”饮水安全台账;2018年8月,省委组织部对14个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县进行督导,有力推动了当年工作进度;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将其纳入全省“百大项目”重点推进。

  在省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多条腿走路”,甚至不惜举债开展工程建设。2017—2019年,全省共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60多亿元,其中省级资金占了80%以上。大幅度的资金投入,保障了饮水安全工程得以顺利实施,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水管的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龙江水利人将百姓对水的期待转化为前行动力。“我们要有而且必须有这种站位、情怀、担当和自信,才能最终赢得民心。”侯百君厅长说。

  安民心:攻坚克难见实效

  在海伦市乐业乡民乐村,我们见到村支书陶力华,他拉着我们激动地说:“以前是不喝不行、喝了生病,自从用上了自来水,老百姓的心彻底放下了。咱去串串门儿!”

  来到村民王瑞珍家的小院,两个大水缸盛着原先小机井的水,很多渣滓悬在水里。“那水留着刷猪圈用……快进屋看看吧,咱们现在改吃干净的自来水啦!”王瑞珍一边笑着招呼,一边走进屋打开水龙头,“你瞅这水多透亮儿!”

  在兰西县红星乡中心学校旁,新落成的红星供水厂黄墙红瓦、整洁大方,厂房内设备崭新、水箱锃亮。据介绍,这座水厂于去年11月底完工供水,连着三合村、新星村、武家村的24个自然屯,受益农户214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5户1419人。到明年,东兴村、红星村的15个自然屯也能吃上这里的自来水,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

  “规模化集中供水是现在的主流。”为了让贫困户和其他农民都喝上“放心水、安全水”,黑龙江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水利行业的“第一民生工程”和水利厅“第一要务”,由省水利厅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监督指导。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就指导各地突出规模化集中供水,优先考虑现有工程管网延伸,一井带多屯、多村并网。为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省水利厅编制了《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指南》,明确规定了工程、设备和管材等质量标准,并对项目质量管理、验收管理等方面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

  农村饮水工程施工,虽然普遍规模不大,但其中有不少门道儿。

  比如夏季雨水较多时,地下水水位上升,有些地区管网施工难度随之加大,加上有些地方的沙土土质影响,成井难、基础开挖难等问题必然影响施工进度。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省水利厅组织技术力量,积极探索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为实现年度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和支撑。

  在海伦市海兴镇一处自来水入户管线铺设现场,两个三米多长、一米多宽、三四米深的大坑映入眼帘。坑边上有软梯可下到坑底,在坑底积水上方,入户管道清晰可见。海伦市饮水办主任孙义介绍:入户管线铺设效率取决于地质条件,挖一个坑接一个管,一旦碰上沙土坑,就只能先放上保护笼,工人进到笼里施工,否则流沙下滑极为危险。

  对全省农饮工程颇为熟悉的省水科院工程师高雪山介绍,为应对流沙问题,不少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从四五月份顶着冻土就开始了。比如绥棱县是一开春,3月底或者4月份,马上就顶着冻土开始施工,凡需要接进户管线的,就趁还没有化冻,先在屋后挖个坑,用柴火烧冻土掏洞接管入户。虽然有点费时费力,但却能避免水管在流沙片坡埋深不足的问题。

  攻坚克难,带来了实打实的成效。如今,大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在巴彦、兰西、汤原等多地建成投用,桦川、肇州等地方建起了标准化水厂,建设标准更高、更规范,农村饮水更干净、更方便。各地从明确思路到编制规划,再到筹措资金、建设管理,每个环节既稳扎稳打,又积极寻求突破,在实干中抓住机遇,在实干中破解难题,确保脱贫摘帽贫困户饮水安全全覆盖。

  截至2018年年底,通过新建、改造水源井和自来水管网,以及加装除铁、除锰水处理设施等措施,黑龙江61.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饮水安全,提早两年完成任务。

  顺民心:多措并举保长远

  “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水的浸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饮水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要建得成,更要管得好,使之长久发挥效益。

  走进兰西县长江乡集中供水厂,两个硕大的水处理罐首先映入眼帘。每个可存水数十吨的处理罐为不锈钢材质,外表亮堂洁净。据介绍,以前没进行更新改造时,部分净水设备是铁材质,尽管也进行了表面防锈蚀处理,但毕竟较为容易生锈、寿命较短,更换为不锈钢罐后既卫生还耐用。供水厂室内贴满瓷砖,环境清洁卫生。设备仪器、管线布设整齐规范,墙上悬挂各项管理制度,水厂规模虽小,高标准却处处体现。

  围绕水质这个关键问题,黑龙江省水利厅要求各地务必严把管材质量关,加强管材检测,杜绝水体二次污染,并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周边环境要符合水源地对应级别的环保要求。在各地采访中可见,新建供水厂周边大都环境整洁,显眼处都设置了水源地保护标识,有些还设置了围栏、进行了美化。各地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决定水处理和井房等设备设施形式,保护水源周边环境不受污染,加强出厂水末梢水水质检测,千方百计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兰西县疾控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副主任张洪娟说,自从她的实验室新增了扶贫水检测项目后,每年要增加检测样本2500份以上。她认为,近年的水质检测结果“强太多了”,都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指标的相关规定。“以前兰西人多数都喝呼兰河水,或者是地下小井水,跟现在净化的深井水简直没法比。”

  “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全省各级水利职工心系百姓,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立刻解决,决不让饮水安全从‘民心工程’变成‘失心’工程。

  今年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拉网式、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清查整改,对于已建工程查问题、在建工程查进度、工程运行查责任,发现问题隐患,马上约谈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印发全省通报,推动立行立改。共清查工程2万多处,清查出问题工程4254处。截至11月30日,已完成整改4246处,整改率99.81%。

  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等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不管是个人承包管理、村集体或乡镇政府管理,还是由县以上自来水管理机构管理,只要符合当地实际,就能确保为农村地区注入源头活水的旺盛生命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级财政、发改、卫健、生态环境、住建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了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落实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对这“三个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为保科学管理,长效运行,2019年,省水利厅起草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准备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印发了《黑龙江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全省正在开展调查摸底和制定方案等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级财政、发改、卫健、生态环境、住建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饮水卫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关注饮水质量,履行用水义务,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质保障,逐级开展关键岗位培训,两年培训各级管水员2400人次,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管理。无论是建设过程的监管,还是末端水质的保障,龙江水利人全身心地呵护着这条供水生命线,把更好的服务送到群众的心上。

  今年8月初,省水利厅又专门印发了《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清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着力解决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突出问题,通过清查整改,确保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建设成民心工程、良心工程、暖心工程。

  “以前真没想到能喝上这么干净的水!”“感谢政府给咱们办了件大好事!”……龙江百姓对自家水龙头赞不绝口。

  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民生安乐。龙江水利人在饮水解困的路上发准力、发足力,啃最硬的骨头,迈最难的坎儿,办好农村饮水安全这项“为人民谋幸福”的头等大事,让更足量、更清澈、更安全的净水流入黑土地上的千家万户。

  脱贫攻坚水为先,龙江饮水润心田。(李刚 车晓磊 记者 张长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