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带来“七煤”之变

2019-12-02 09:07:02|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是什么带来“七煤”之变

刘金奇(中)与建设煤矿负责人探讨生产工艺。 孙国祥摄

  冬锁北方。一场寒潮和大雪过后,龙江大地意外地出现了几日暖阳。是日,煤城七台河,白天温度回升到零上。人们走在街上,如沐春风。

  进入寒冬又得暖意,人们当然雀跃。而这样的“雀跃”,恰恰是4月以来逐渐在“七煤”人心里滋长的一种良好情绪的反映。他们在企业连年跌入低谷的困境中,终于看到了一些“变”的实据和“赢”的希望。

  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2.5亿元,二季度一举实现盈利,煤炭产量环比一季度增加64万吨,二季度实现经营利润1.1亿元。

  员工的钱包变鼓了——一线采掘工人月工资从3000~5000元,提升到8000元到1万元,有的人月工资达到2万元以上。

  有人主动来矿上求职了、干部职工心气变足了——多年招工难的新立矿近8个月吸引26人前来应招,其中还有些难得一见的年轻面孔,干部职工腰杆挺直了。

  “七煤”即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这个曾经号称“千万吨局”的企业,近年来产量和效益不断下跌:规模下滑、亏损持续加大;采深增加、灾害日益加重;效益收窄、资金入不敷出;资源枯竭、发展后劲不足。雪上加霜的是,这里的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干部职工的心被伤得冰冷。而今,经过2019年从春又到冬的时间洗礼,这里的一切“突然”发生了向好的变化。

  是什么力量给“七煤”带来如此的改变?是什么人正在引领“七煤”走上扭亏增盈的高速跑道?记者几天来的采访,将这些问号一一打开。

  龙煤集团:大胆“点将”搭平台用能人

  11月21日,一个小型座谈会在七台河矿业公司举行,参会者有矿党委书记、矿长、生产技术部长、安全监察和机电装备的工程师等。在他们的讲述中,记者深切地体会到,一直到今年4月之前,“七煤”的产量和效益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凛冬”。

  “七煤”,这个拥有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以煤质优良著称,以炼焦煤为主,肥煤、1/3焦煤、焦煤等煤种齐全,一直到2016年还保持着连续26年煤炭产量都在1000万吨的好成绩。然而,最近几年受生产准备滞后、延伸工程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产量下滑严重,企业亏损额度增大。今年一季度只产煤137万吨,亏损达2.5亿元。

  有着60年光荣历史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几近垮塌,咋办?“七煤”人说:“除非派来个像刘金奇那样的能人!”

  “七煤”人呼唤的刘金奇,就是那位35年扎根矿山井下,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勤学肯干,从一名掘进工成长为队长、区长、矿长、公司副总的好干部;就是那位多次临危受命让煤矿生产起死回生的矿山“奇人”;就是那位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称号的优秀企业家。(本报曾于2019年1月25日起刊发《一块“黑金”,一部传奇》等关于刘金奇的连续报道。)

  幸运的是,“七煤”人的呼声,恰好和龙煤集团谋划实施的一项新举措完全契合,这项新举措,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打破“七煤”僵局。

  今年4月,龙煤集团积极落实2018年底省委第六巡视组提出的问题整改意见,将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作为一个改革突破口,全面按照现代企业用人制度配备公司管理层,任命张长山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另设总经理一职,将“七煤”人呼唤的优秀企业家刘金奇破格提拔,担任七台河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4月8日,七台河矿业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龙煤集团党委关于七台河矿业公司相关领导干部任免职的决定。

  刘金奇又一次临危受命,离开他奋斗30多年并托举他成长的双鸭山矿业公司,在“七煤”走马上任了。他将如何把七煤公司这个失去了信心的团队集结起来,他将怎样握紧并使用这根新的指挥棒?

  刘金奇:不唱独角戏奏响协奏曲

  “好一个刘金奇,上午宣布上任,下午就下井,隔天就让全公司提高煤炭产量0.3万吨!”七煤公司专职党委副书记李建国,面对记者这样感叹。

  原来,4月8日刘金奇下矿井后,很快就发现矿下运煤车皮存在周转不畅的问题,他立刻提出解决办法。4月10日,“七煤”产量就发生了变化,从日产煤1.7万吨提高到日产2万吨。

  4月19日,七煤公司新班子上任后11天召开二季度党委书记联席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长山提出“换思想、算细账、抓管理”的企业发展思路。他说,刘金奇是国有资产的忠诚捍卫者,公司党委明确提出:“跟着金奇学,跟着金奇干,跟上金奇步”,号召全公司党员干部学习刘金奇精神。

  “七煤”出好煤,但是井下采煤面十分艰苦,是极薄煤层,工作面都在0.8米左右,最低处不足0.6米,工人采煤只能跪着、趴着。而50多岁的刘金奇下矿井,就常常是在这种相当于桌子底下那样的高度中匍匐前进,走走爬爬,磕头撞腰难免。但也正是这种十分到位的实地调研,让刘金奇对“七煤”的井下现状有了全面的判断:要以减少失误为切入点,充分挖掘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激活安全、质量、效益、效率、科技、结构、资源、队伍等各个要素,使各个要素达到最佳的配置。

  “欠产是眼前最大的问题,那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重树井下工人现场交接班制度,抓“工时利用”,每个小班多出50吨煤;工作对表,一改一个月才看收入账“一揭两瞪眼”为日晒成绩单,建立全公司管理层微信群,每天通报生产报表,让完不成任务的干部脸上挂不住;工资对标,“采10000掘8000”,鼓励多产多赚钱。

  钱往哪里走,人往哪里流。今年二季度前两个月,七煤公司拿出200万元,重奖超额完成生产目标的煤矿,有的职工工资达到2万元以上,有的一线班组队长月工资拿到3万元。同时,煤矿产量实现了恢复性提升,在5个半矿停产整合的情况下,七煤公司用其余的几个矿支撑起原来10个矿的产量,产量效益均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几个月内,七煤公司涌现出千尺井下采煤队“杨家将、“侯家军”,涌现出为抵抗洪水26小时盯在井下的掘进矿长杜文斌和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矿工党员桂殿友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出现了袁安家、刘金生、王建秋等18个创新劳模工作室,他们创造的100余种创新项目成为企业困难时期扭亏创效的“孵化器”。

  “刘金奇精神”在七台河矿区落地见响,“七煤”的人和矿都真的发生了改变。

  “七煤”变奏引行业共振

  “七煤”的变化,有目共睹。

  新兴矿党委书记董自生说,他未接触刘金奇本人就听说他的“传奇”,但自己心里还是总嘀咕,能有那么神奇吗?仅仅过去几个月,说起他们的金奇总经理,董自生用了“颠覆”这个词。他亲眼见证了一个个“奇迹”的诞生。

  11月22日一大早,七煤公司建设矿一处煤仓外的传送带因天气寒冷而冻住,矿机关工作人员30多人临时接到支援抢修任务,二话不说驱车前来增援。

  建设矿党委书记杨立军说,这样的“临时任务”其实经常有,自从龙煤集团提出弘扬“忠诚、实干、创新、有为、干净”的刘金奇精神,干部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建设矿矿长王东海说,跟金奇总经理下矿一走4个小时,自己都跟不上趟儿。金奇不咋批评人,完不成任务就一劲问“有啥问题”,只要我说出来,他就能解决。对他,我是一百个服啊!

  令王东海们信服的还有刘金奇提议设立的“工伤考核奖”。“七煤”人工伤多全龙煤都出名,跟采煤环境有关,更大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工人经常性磕手、碰脚、伤半月板、骨折,工伤人数是龙煤集团其他3个公司工伤人数的总和。

  “不如把这些赔偿和治病的钱奖励给工人,让大家少出工伤、不出工伤还能多拿钱!”“七煤”新班子上任,董事会拍板同意刘金奇的提议,设立“工伤考核奖”,专奖无工伤班组。反之,一人出工伤就影响全班组人收入。9月、10月,七煤公司拿出460多万元现金,在总结大会上当场让各矿矿长抱走。

  “这一招真灵,连续两个月了,‘七煤’的工伤人数直线下降。搁以前,一个矿的工伤者都比现在全公司多啊!”七煤公司安监局主任工程师李长春对此十分叹服。

  给企业减负,又保护了工人安全,这样人性化又能让企业管理良性循环的好政策接连出台。

  然而,“七煤”如今的变化还只是一个序曲。新班子上任后的二季度,七煤公司环比增产64万吨,盈利1.1亿元,可经过8月份一场30年不遇的洪水侵袭,七煤公司三季度环比减产25万吨,亏损1073万元。为企业面临的危机,刘金奇急;为企业谋出路,他晚上不吃安眠药睡不着觉。如今,刘金奇和公司班子成员开始谋划一项挖潜增量增收的举措,利用充填采矿技术,置换保安煤柱、边角残煤等煤炭资源。如果投产,每年每个矿能增加20万吨产量,人们期望这一技术在今年12月底为“七煤”创收显效。

  刘金奇说,“七煤”走出了一个困难的时期,虽然扭亏,但远未脱困,改革脱困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创新,让干部职工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提振信心。

  今年7月,省国资委向所属企业下发通知,在全系统开展向党员先锋刘金奇同志学习活动。省国资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刘金奇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爱企爱民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学习他尊重科学、钻研技术、善解难题的企业家品质;学习他不负使命、无畏无惧、履职尽责的担当作为;学习他心静身正、干净干事、淡泊名利的清正本色。

  改革攻坚,未有穷期。在引领矿山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上,刘金奇和他的“七煤”团队正在合奏一支昂扬奋进的交响曲。 (记者 张长虹 张益 龙付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