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结硕果 丰收喜悦满林区
火红的五味子、翠绿的松塔、桔红的沙棘果、金灿灿的玉米、黑亮亮的木耳……深秋时节,各式丰收的“色号”装点着龙江森工林区。在绿色食品、农林生产等领域,林区各地的新品种尝试“上马”、传统产业再升级、特色种植如火如荼,职工群众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忙着采摘绿水青山结下的金色硕果。
耳农忙着采摘黑木耳
近一段时间以来,走进各林业局有限公司的山上林(农)场,肥沃的黑土地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机声隆隆,在街道上和晒场中,金色的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更是堆成了一处处小山……
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青山、东风两个林场,与五常市毗邻,距“稻花香”水稻主产区不足50公里,相同的气候、土壤以及水源,使两个林场产出的大米,色泽、口味十分接近正品“稻花香”。收稻时节,家家都会飘出新米的香气,绿色种植、品质纯正、晶莹剔透、雪白清香的米饭,甚是诱人。
两个林场每年种植近2万亩水稻,产出的大米一直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种植户们的收入,也随着大米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扬而节节攀升。
今年苇河林区夏季雨水偏多还有洪涝发生,给水稻的抽穗扬花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多种经营局和林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破埂放水,使水稻获得了饱满的日晒,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和成熟。职工王学明告诉记者:趁着晴好天气赶紧抢收、晾晒、脱粒、碾米,今年的大米,准能卖上好价钱。
这个收获季,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长征经营所职工们像陀螺一样快乐地忙碌着。
冒着热气的大锅灶里,一个个甜玉米飘出阵阵香味,庭院的晾晒架上,甜玉米粒正懒懒地享受阳光浴。今年经营所的甜玉米成熟后没像往年一样直接卖给粮食贩子,而是在收割完后,经过蒸煮、晾晒、脱粒后磨碎成小米查子出售。当地人说,按照目前一斤小米查子5块多的售价,和过去直接卖“粘大棒”相比,一公顷能多挣2万到3万元。
林海收稻忙
北药种植致富增收
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做林字头“文章”,林下北药种植正在成为林区职工群众转型发展和致富增收的金“药匙”。
沙棘油软胶囊、沙棘干粉、沙棘果干、沙棘茶、沙棘原浆……在首届黑龙江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八面通林业局有限公司的产品向人们展示了沙棘的诸多“功效”。
2015年以来,八面通林业局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采取“生态+经济”的创新模式,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大规模发展冬果沙棘种植,集中打造了五条沙棘谷,全局沙棘总面积达50000亩,成功建设成稳定的工业化冬果沙棘原料基地,并完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日本有机农产品认证等八项认证。
企业的扶持和引导,给职工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据八面通局三兴经营所职工王广琪介绍,“林业局年年办沙棘管理培训班、请技术员来指导种植技术。由于管理得好,今年结果比去年更多,收了两万多斤,能赚八万多元!”
不久前在八面通局召开的国际沙棘协会(中国)沙棘企业联合会2019年年会上,八面通局也立下目标,从2022年开始每年向全国沙棘企业提供最少5万吨优质沙棘原料,使沙棘真正成为国家的生态树、人民的健康树、企业的增收树、百姓的摇钱树、旅游的景观树。
在亚洲最大五味子种植基地的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种植户徐大龙给记者计算了一笔账:“今年在基地内承包了2.5公顷五味子地块,共采收五味子鲜果17000斤,按当前市场价每市斤7元计算,收入将近12万元,高出传统农作物七八倍。”
在第一年试种返魂草的东方红林业局有限公司青山经营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跟之前的金莲花、苍术一样,返魂草今年的试种也非常成功!”
东方红局还计划利用五年时间打造北药育苗、示范种植、初加工、示范展示四大基地,使林区北药培育和种植规模达到20万亩,形成公司及职工群众各十万亩的格局,并向绿化、美化、退耕、还湿等领域扩展,合力创建东方红北药地理标志产品及“东方红北药之乡”品牌,形成市场+基地+公司+种植户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个秋季,随着沾河林区第一批甜百合种球的落地,沾河局长白山甜百合种植示范基地初步建立。下一步,他们计划在今年种植的600亩甜百合种植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努力壮大甜百合产业发展,力争打造一个10万亩的甜百合种植基地,将种植、加工、销售等做成链条式产业,为林区趟出一条特色种植新路。
特色产业闯新路
茶叶耳、元宝耳、珍珠耳……黑木耳生产也传来丰收的喜讯。在森工食用菌种植大局——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黑木耳生产规模达1.73亿袋,种植从业人员达16000余人,今年黑木耳产业预计实现产值5.1亿元,实现利润2.2亿元,已成为绥阳局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但他们并不满足,不断进行特色产业的探索。该局新青经营所看准冻蘑市场需求量增加的机遇,将两间闲置库房改造成网兜式养菌室,生产加工了三万袋冻蘑。利用春季挂袋木耳大棚生产结束后的空闲期,将冻蘑进行挂袋培育。由于棚室栽培温湿度可控,长出的冻蘑颜色、形状好,生长周期长,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营所积极引导职工实行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通过选购食用菌研究所最新培育的冻蘑菌种,科学调配菌包加工配料,采取网兜式培育、挂带管理,促进了该产业健康发展。现在,经营所年生产木耳、冻蘑、灵芝、平菇等食用菌包达到530万袋,由过去的木耳菌的单一经营变为多样化发展,使老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紫苏,已经成为桦南局的主打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10万亩种植规模,并同步建设了桦林紫苏产业园,生产的紫苏产品已达到9大系列130余种。紫苏系列产品多次亮相哈洽会、文博会,今年还走出国门,参加了俄罗斯世博会。桦南局森工大院内,紫苏鸡蛋、紫苏煎饼、紫苏菜肴为客商和游客们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充满特色的桦南林区,处处紫苏飘香。
与此同时,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把发展农产品种植加工产业作为重点工作,倾全局之力,力争抓好一个项目、打造一个龙头、形成一个产业、创建一个品牌。他们结合林区地处低积温带、种植结构单一的实际,紧紧围绕大豆种植和深加工产业,转方式、调结构,重点加强创新和科技投入,通过与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建设了300公顷无腥味大豆种植基地,成立了黑龙江植豆缘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对大豆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改造升级。
经过不懈的探索,绥棱局大豆精深加工产品由以往单一的大豆油,转变为现在的休闲豆制品系列、高端素肉系列、大豆超微粉、冷榨豆油等健康食品,短时间内便实现了从无腥味大豆种植、粗加工,到大豆蛋白的深加工,再到大豆低聚糖精加工的三级跳。
目前,绥棱局无腥味大豆精深加工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食品加工生产线已经上马试运行,正式投产后,将吸纳更多的职工就业。(王天驰 周梦雪 记者 马一梅)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