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蛙”创新模式擦亮黑龙江大米品牌

2019-09-18 14:11:19|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龙蛙”创新模式擦亮龙江大米品牌

  2019年7月份,绥化市望奎县卫星水库旅游项目开始运营,虽然运营公司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成本,但仍然愿意拿出60%的利润分给在景区内划船、做饭、维护秩序的26名农民。这样的“买卖”听起来有些不划算,但在当地老百姓看来,却在意料之中。因为项目的运营者不是别人,而是黑龙江省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翟清斌。十几年来,这位地道的农民企业家始终以创新的精神、赤子的情怀坚守在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道路上。

  多重分红助民生活富裕

  从望奎县富饶乡一个贫穷的庄稼院里外出打拼的翟清斌,离家多年后却始终心心念念这片黑土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翟清斌毅然决然返回望奎,要种出能让老百姓放心的大米。2003年,“龙蛙”大米品牌在西洼荒诞生。

  “用什么样的模式能让农民跟着干?如何让农民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收益?”回报乡情的情怀让翟清斌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农民的诉求。在反复的尝试与探索中,翟清斌构建起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复合型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多层次多类别分红模式。“正常土地流转是每亩400元左右,但我们的合作社按每亩600~800元的价格给入社农户一次性支付三年的土地流转费。确定亩产800~950斤为底数,超产部分再按农企6:4进行超产分红。社员愿意继续种植的,给予每亩533~600元的种植费,不愿种植的可到企业就业,保底月薪1700元,实现了农民变农工。合作社将农户自有农机进行统一调配,每台每年每亩可增收260元机耕作业费。最后在销售收入中,再拿出净利润的2%返给农户。”翟清斌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增收、增产分红、务工增收、整合农机增收、销售分红等多层分红,龙蛙农业每年带动周边农民增收2500多万元,帮扶贫困户119户。

  创新模式推动产业兴旺

  黑龙江大米早已是全国人民心中“好吃大米”的代名词,但多年来却一直因品牌泛滥、市场辨识度差难以形成价格优势,整体效益很低。面对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大米市场,翟清斌也曾陷入迷茫,看不清方向。 但农民求真务实的质朴信念却帮助他另辟蹊径,找到了突破口。“建立‘龙蛙’是一次创业。创业者必须具备市场思维和服务意识,就是要思考我的客户需要什么,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做农业。在大米市场整体诚信度较低的情况下,唯有‘眼见为实’才是能与客户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翟清斌表示。

  按照这个思路,龙蛙农业投入3000万元打造农业体验式销售模式。在西洼荒基地的稻田边建起了龙蛙农业体验中心,运作了全国首个“寒地黑土农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翟清斌把全国的经销商都请到中心来亲眼看稻田、亲耳听蛙鸣、亲口尝米饭,并使订制消费者能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全程监控产品育种、种植、田间管理、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产品上架的全过程。每年出资270万元专门聘请第三方种植监理公司,运用先进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全程监督、管理和指导合作社土地耕作、土地经营和农机使用保养等环节。龙蛙还凭借自己16年来积累的生产标准、市场信誉、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对我省的水稻优势种植区域进行整合。

  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全国百姓真正吃上放心米。得益于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2017年起,每一年9月龙蛙新米签售大会上,下一年的新米都被预售一空,创新商业模式也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果。

  见贤思齐倡导乡风文明

  除了帮助乡亲们鼓起了腰包,翟清斌更加重视文明乡风的建设。每年,龙蛙公司都会评选孝老爱亲明星,由翟清斌亲手发放现金大红包。只要有员工子女考上大学,公司都出奖学金。见贤思齐,在榜样力量的鼓励下,乡亲们的精神文明风貌不断改善。

  2008年汶川地震5天后,翟清斌就带着满车的粮食出现在了地震核心区映秀镇,让那里的灾民吃上了第一碗来自省外的“爱心米”。得知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望奎四中学生高雨欣一家租住在简陋的平房时,翟清斌慷慨解囊10万元为她家买了住房,又给雨欣妈妈租房做烧烤生意,不但圆了雨欣一家祖孙三代的安居梦,还解决了长期收入问题。翟清斌组建的“林枫文化教育事业慈善基金会”,两年来已助力80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坚韧、创新、担当,翟清斌以优秀企业家精神时刻践行着对社会的责任、对行业的贡献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2017年光荣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翟清斌认为,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记者 程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