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河农场 为残疾人家门口建“圆梦工厂”
初夏时节的梧桐河农场,群芳争艳,绿草如茵。农场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的好消息,随着暖风传遍了农场大地,令农场人激动不已。
梧桐河农场有低保家庭253户,残疾人占到60%,让他们同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生活,是农场人的愿望。为此,农场确立了“只有残疾人群体全部脱贫,才能实现彻底脱贫;只有残疾人都过上好日子,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共识,用真情和一步步扎实的行动,为残疾人敲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
基地助残点燃生活新希望
“肖姐,你看松紧带这样弄对不对”“小周,把你边上的布料递给我”……一画一裁的拼接,一针一线的穿引,梧桐河农场“互帮公司”里一派忙碌的景象。互帮公司是农场的重点助残扶贫基地之一,在这里工作的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肢体残疾,有的智力残疾,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6岁。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是残疾工人胡文丽的人生格言。胡文丽,52岁,患有强直性脊椎炎。26年前生下女儿后,她突然患病,四处寻医,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又被诊断出二级智力残疾。母女双双患病犹如晴天霹雳,击垮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为了女儿,胡文丽振作精神,忍着疼痛,摆摊做起小买卖。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她总是出摊最多,收摊最晚,一晃就是二十多年,生活不见起色,还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两项补贴、低保金、医疗保险等兜底保障只能为胡文丽这样的家庭解决一时之忧,残疾人只有找到用武之地,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梧桐河农场转换助残思路,决定为残疾人建立一个“圆梦工厂”,让他们自食其力,创造幸福生活。
2016年起,农场先后到上级残联部门争取到扶持资金80万元,改建老街坊布艺加工厂,新进缝纫加工设备,成立互帮公司扶贫基地,开设手工编织、剪裁缝纫两个生产项目。针对残疾人无技术、缺资金、销路难的实际,农场免费提供培训、设备、原料,免除水电费等运营成本,并帮助他们联系订单,使12位残疾人轻装上阵,在互帮公司自食其力,按劳取酬,每人每月能领工资1700元到3500元不等。目前,互帮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
“我女儿在这上班能多接触人,也有了自食其力的本事,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说到这,胡文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互帮公司里的残疾工人干起活来从不含糊,赶上急活,24小时加班。因为,他们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产业助残一年更比一年强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2018年,梧桐河农场瞄准药用黄瓜籽增收项目,积极协调土地,为每户残疾人种植户提供产业扶贫资金5000元,并请来有经验的种植户为他们培训种植技术。农场牵头与七台河经销公司达成协议,秋后按市场价回收黄瓜籽,给残疾人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去年5月,农场残联理事长滕云飞带领4户残疾人播种黄瓜。种子入土,半月无雨。滕云飞压力很大:“农场带头,要是赔了,怎么有脸见他们。”天气预报不停查,垄头垄尾走一走,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盼来一夜关门雨,绿芽破土而出。叶落收果,3.5公顷黄瓜地创收3.2万元。
农场残疾小伙周欣鹤26岁时患上膜性肾炎,这种病极难治愈,被称为“不死癌症”,他从此失去了体力劳动的能力。27岁时,他又遭遇一场车祸,在重症监护室内熬了7天,与死神擦肩而过。因常年激素治疗导致股骨头坏死,29岁时,他被定性为肢体残疾。一次次重创,让他倍感生活无望。直到去年11月23日,滕云飞作为农场代表来到他家,对他母亲讲:“大娘,有个好事,农场新成立了个电商体验园,想让您儿子去做线上销售员,活不累,每个月还开1730元工资。”听到这消息后,大娘紧紧地握起他的手,连连答应“好!好!”11月30日,周欣鹤第一天到电商体验园上班,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初次见面,请多指教!”8个字道出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自此,他的心灵得到解救,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穷则变,变则通。在助残脱贫过程中,这个农场创新助残模式,依托农场稻米主导产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1万元,引进大米真空包装生产线,为残疾人承揽了米业公司及个体米厂大米真空包装业务;建立电商体验园,投资10万元在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开通梧桐河大米销售店铺,有偿受理米业公司大米网上销售业务,安排残疾人来做销售员、客服和打包员。开过网店的周欣鹤便成了网上销售员的最佳人选。
目前,依托稻米产业设立的助残项目已辐射带动5名低保户、5名残疾人就业。
精准康复架起生命重建“支点”
“这有点感染,腿部一定要保持干爽,多休息。”康复医生张喜辉一边为残疾人宋圣国检查身体一边叮嘱着。“他们经常来看我,还提供免费的义肢给我。”54岁的宋圣国抚摸着假腿,眼里泛起了泪花。
自从梧桐河农场为残疾人订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与宋圣国一样的残疾人士都能定期享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专业服务。
奔小康,盼健康。满足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农场不懈努力的方向。2018年,梧桐河农场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5台康复设备,设立了康复中心。截至目前,康复中心已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医疗350人次,建立残疾人健康档案282份。考虑到残疾人行动不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场暖心推出精准康复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康复需求。随着家庭康复服务网的全面铺开,农场已为189位残疾人配备家庭康复医生,制定个人康复计划152份,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了免费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
政策兜底送保障、善行义举送服务、慰问走访送温暖、文化共享送娱乐、组织培训送技能……一个个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一户户残疾家庭摆脱困境,一曲曲希望与幸福之歌回响在梧桐河大地,给予残疾人向上生长的无穷力量。(于远航 记者 刘楠)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