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粮食科技”满足“挑剔舌尖”
用大豆制成的“素肉”替代肉制品,满足减肥人士等群体的需求;“家用磨米机”瞄准人们对大米品质的更高要求;“大豆冰淇淋”解决了部分乳糖不耐受群体的苦恼……
记者在近日于哈尔滨举办的“黑龙江粮食科技活动周”上看到,“粮食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舌尖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正在这个粮食大省悄然显现。
记者在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看到,一家生产“素肉”的企业吸引了多人驻足。展台前,大豆“素肉”被制成鱼、火腿肠等模样,味道与肉类相似,且更加细腻。
“‘素肉’就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经过粉碎、调制、造型、蒸制等工艺生产的产品,是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动物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受到了素食爱好者、减肥人士等群体的欢迎。”企业工作人员王超说。
而在另一处展台上,一种形似电饭煲的家电特别显眼。“这个不是电饭煲,是‘家用磨米机’。”这种磨米机的生产企业负责人王学岩解释说。
王学岩告诉记者,这种家用磨米机是为了满足一些消费者对新鲜大米的需求而生产的。“磨米机可以做到现吃现磨,最大程度保持了大米的新鲜度。”
在王学岩看来,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消费也在不断升级。“我近年来一直在做调研,跑遍了各地的早市夜市,最开始产品一年只卖出了500台左右,现如今每年能达到两万多台。”王学岩说。
除了“素肉”、家用磨米机,在粮食科技活动周上,大豆冰淇淋、多谷杂粮粉等产品也在彰显着粮食科技的力量。
“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粮油加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适销对路的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能力。”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认为,粮油加工业要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要求,增加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产品的供给。
黑龙江省粮食局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一直坚持“科技兴粮”,通过组建科技联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促进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对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从而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杨喆)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