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楼”
阿城糖厂
近日,由中国科协调选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出炉,共有100处工业遗迹入列,哈尔滨市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现为哈尔滨卷烟厂)、阿城糖厂位列其中。
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现为哈尔滨卷烟厂)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中的主要遗存有4层厂房1座(现为仓库)、烟标、档案和历史照片。阿城糖厂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中的主要遗存有办公楼、库房,铁路专用线、原料场和部分车间设备,铁道、一号楼、青年楼、木匠楼,文化宫、澡堂。
“哈尔滨独一格,南岗上坡老巴夺,地窖择烟叶,二楼糊烟盒,三楼包烟卷,四楼‘马神’客。”家住烟厂附近的老一辈居民都唱得出这句童谣,老巴夺烟草股份公司当年的状貌瞬间浮现。“大黄楼”是他们对哈尔滨卷烟厂的“昵称”,那里也是几代人记忆里的“地标”,是市Ⅰ类保护建筑。
1920年后,俄国(苏联)、波兰、英国、以色列、立陶宛等多国侨民制烟工程师在老巴夺公司工作。上世纪30年代,赵一曼等老一辈革命者在这里多次领导工人运动,与侵略者做了殊死斗争。哈尔滨卷烟厂旧址见证了我国近代烟草工业技术在中国的引进发展,也见证了哈尔滨的光复解放,更见证了解放后哈尔滨卷烟厂的复兴发展,极具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对哈尔滨城史、哈尔滨俄侨史、东北抗联史等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2018年,黑龙江烟草工业公司与波兰文化遗产部达成了共同筹建波兰人在哈尔滨历史遗迹馆(暂名)意向,为“大黄楼”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阿城糖厂于1905年由俄籍波兰人柴瓦德夫建设,当时叫“阿什河精制糖股份公司”,1909年投产。后来,几易其手,规模逐步扩大。1950年3月改为“全民所有制”,隶属黑龙江省制糖工业公司。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糖厂改造,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年生产能力达白糖3.4万吨、酒精3000吨。从20世纪初建厂到1990年,阿城糖厂一直稳居全国“糖老大”的交椅。
现在,阿城糖厂内的部分原住宅楼、制糖车间及仓库已列入省级保护文物。阿城区设专职队伍对其保护,并正在编制保护维修方案对其实施修缮。
链接:
“大黄楼”是哈尔滨卷烟厂前身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旧址,始建于1920年,1922年竣工,距今已有97年历史。建筑外墙采用清水红砖筑造,折衷主义风格,砖木混合结构,由著名俄籍建筑设计师维萨恩设计。楼体于上世纪50年代被涂成黄色,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得名“大黄楼”。
阿城糖厂属历史建筑,建于1905年,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记者 张立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