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园会鸟瞰效果图。
百花竞放。
长城脚下,一曲“绿色”和谐乐章徐徐奏响,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这场被誉为世界园艺界“奥林匹克”盛会开幕在即,黑龙江展区和展园筹备情况如何,又有哪些亮点?记者带你揭开面纱,一探究竟。
观森林树屋听渔舟江歌
黑龙江展园位于主入口西侧的中华园艺展示区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展园大门借鉴了哈尔滨老火车站的元素,踏入园中,蜿蜒的铁轨步道引你穿梭起伏的地形之上,开启一次浓缩的多彩龙江游:观森林树屋、听渔舟江歌、访边疆驿站,赏春花夏草、秋色冬意的北国四季风景,这些美景虽由人作,却宛自天成。
移步易景、匠心独具。当尖尖撮萝子与木骨架北方民居入镜,在静谧密林掩映下,人鸟和谐,与自然共生,壮美龙江绿水青山生态图尽收眼底。
乌苏里江边,清晨的朝霞染红了江面,勤劳的渔民撒网捕鱼,船歌嘹亮,余韵绵长。令人惊喜的是,这片六边形的白色网廊还隐喻了“雪花”意象,植物装扮的花船,亦动亦静。
林道串联、建筑点睛,黑龙江展园的设计契合“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世园会主题。负责室外展园设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余洋向记者介绍,将多姿多彩、绿色宜居的黑龙江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看,他们煞费苦心,用景观叙事,巧用建筑、植物、空间、色彩等多种要素,串起最能代表黑龙江特色的符号和象征,将龙江故事讲得声情并茂,打动人心。
黑龙江展园紧邻中华园艺展示区主轴线,余洋说,我们设计的森林树屋,无论色彩形态,都与远处世园会主体建筑——中国馆的屋脊遥相呼应,互相借景同框,巧妙和谐。而乌苏里江网廊的设计,成为园中点睛之笔,光线色彩变化多端,游人驻足其中,如梦似幻。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
中国馆犹如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山水之间。
黑龙江室内展区位于中国馆二层,设计主题“绿色龙江、和谐自然”。在100平方米的空间里,它以大粮仓、大冰雪、大森林和大湿地的地域特色为设计源本,以园艺植物为造景主体,将特色园艺蔬果、民俗文化艺术、北疆沃野生态模拟,融合贯穿,浓墨书写建设美丽龙江的生动实践。
漫步展区,犹如闯入了色彩斑斓的原生态风景画,三江灌溉万亩良田,松嫩平原黑土生金,那些叶秀果润的番茄蓝莓,舒展挺拔的君子兰,娇艳毓秀的“倒挂金钟”,那些红豆、绿豆、蘑菇、木耳、瓜子、松子,都来自千里之外的北国,黑土地上冰雪消融,春意萌发,自然带来馈赠与喜悦,孕育着生命之美。
在另一侧展台上,用家乡的芦苇草和桦树皮,描绘梅兰竹菊和兴安雪景,一件件龙江非遗传承人的手作,设计灵感也源于自然。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负责黑龙江室内展区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马云桥表示,此次世园会,不是一场简单的园艺秀,我们在设计和建设展区时,将园艺展示拓展到花卉、草本、水果、蔬菜、杂粮、杂豆等大农业范畴,把它打造成展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向世界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黑龙江已成为生态旅游大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正在加快变为“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在展园中,一双沉稳有力的“双手”托起“中国饭碗”,说起这一主题雕塑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世园会黑龙江展园展区建设总负责人、黑龙江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站长于杰十分感慨,这个景观创意来自于习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展园建设后期我们特别增加了这只中国饭碗,意味深长,寓意着在新技术、新体验、新动力的助力下,龙江农业坚持科技创新、生态发展之路,逐步走向蓬勃发展的未来”。她说。
黑龙江省植物专家李长海担任此次展区的植物技术指导,他介绍,北京世园会横跨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黑龙江室外展园和室内展区在乔木、灌木、花卉选材配备,都充分体现了黑龙江地域特色,比如油松、曲柳、蓝莓,以及君子兰、倒挂金钟等,游客会在园中观赏到这些高纬度地区有代表性的植物。
“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园艺已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存空间,成为人们怡情雅兴、交友互动的新媒介。
“本届世园会上,110个国际参展者和120多个非官方参展者将应邀参展,创造世园会国际参展方数量历史纪录,这不仅是一个园艺盛会,更被誉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为此,各省都非常重视此次参会,黑龙江省展园虽然进场较晚,但施工中应用即时加温、温棚覆盖、冻土移苗等先进技术,抢时间,抓进度,目前展区施工和布展已近尾声,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园每天都在调整变化,为的是以最美的姿态向世人宣传黑龙江”,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