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醇香中的冰城记忆

2018-09-05 15:49:03|来源:哈尔滨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1711536104784304

  坐在江边,喝着啤酒野餐,是哈尔滨人最熟悉的场景。啤酒伴随哈尔滨人百年,近40年来,品种和喝酒方式不断变化,折射出市民生活巨变。

  46岁的季树太是黑龙江省酒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会长,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与啤酒打交道近30年,见证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啤酒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地产啤酒的不断壮大和外来啤酒品牌的冲击。面对进口啤酒与精酿啤酒的兴起,他认为这才是“啤酒之城”的传统与文化。

  上世纪70年代 罐头瓶装啤酒8分钱一杯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9901536104784304

  上世纪70年代,全国物资匮乏,想要买到瓶装啤酒需要“特批”酒票。大部分人想喝啤酒,只能去国营饭店喝装在大桶里的散啤。“当时大部分饭店都有桶装啤酒,8分钱一杯。不过那时的‘杯’不是现在的玻璃杯,而是玻璃的罐头瓶子。”

  季树太回忆,饭店餐具不够用,没有那么多的搪瓷缸子和玻璃杯,就使用人们吃完了罐头的玻璃瓶子,“罐头瓶子一般大小都一样,摆在饭店里看着干净整齐,所以当时用罐头瓶子喝啤酒是哈尔滨的一道风景。”除了去饭店,人们也可以将散装的啤酒带走,有的人用水桶装,有的人依然用罐头瓶子装,“那个时候人们喝啤酒不像现在频繁,一般都是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市民,买完散装啤酒后在周末去太阳岛或公园休闲,才有机会喝上一次。”

  季树太查阅了资料,1975年哈尔滨的啤酒产量为20244吨,在改革开放前,基本都是年产两万多吨,一直到了1985年产量才达到54145吨。“那时候的啤酒供不应求,哈尔滨啤酒厂是哈市唯一的啤酒企业,每年生产的啤酒根本不够喝,不过因为当时啤酒几乎不流通,没有外地啤酒进驻哈尔滨,人们只能依靠地产啤酒。”

  上世纪80年代 吹着江风喝啤酒聊人生

  说起哈尔滨当年最常见的啤酒,季树太说是“哈尔滨白啤”,是一种瓶装的11.5度啤酒,在哈尔滨上了点年纪的人应该都喝过,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最普遍的哈尔滨啤酒,“70年代用罐头瓶子喝,80年代用搪瓷缸子喝,后来发展到都用玻璃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哈尔滨啤酒市场产不足销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到了80年代,哈尔滨的啤酒出现了发展的高潮。当时的啤酒厂从原民主德国及原南斯拉夫各引进一条瓶酒灌装线,啤酒的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瓶装11.5度增加到8度、9度、11度、12度和14度等多个品种。

  到了1987年,哈尔滨的啤酒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十种啤酒品牌涌入市场,哈尔滨啤酒独家经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哈尔滨啤酒厂开始全面改革,成立销售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太阳岛”牌啤酒的比例,形成了以“太阳岛”牌啤酒为主打产品,包括高、中、低三个档次近50个品种的啤酒系列,到1995年哈尔滨啤酒产量达到158010吨。

  改革开放后,一些可以出售啤酒的个体饭店出现了,主要集中在中央大街和松花江边,秋林公司也有专门喝啤酒的小型酒吧,“当时中央大街两侧的十道街、八道街、五道街和头道街都有露天啤酒桌,松花江两岸也有几个专门喝啤酒的地方,比较有名气的是江畔餐厅和太阳岛上的一处餐厅。”

  季树太说,除了餐厅,江边公园也是喝啤酒的聚集地,人们都觉得坐在江边喝啤酒是一种很小资的生活,也很有情调,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去江边休闲。“现在的哈尔滨人也喜欢在江边公园聚餐,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传统。约上三五好友或家人,在江边吹着江风喝啤酒聊人生,也是哈尔滨人一份珍贵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后 “进口+精酿”品种任选

  在1996年之前,哈尔滨啤酒厂是国有企业,后来变成了合资企业。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啤酒种类也从单一的哈尔滨啤酒,变成了省内和国内多个品牌啤酒竞争的地方,哈尔滨有哈尔滨啤酒,黑龙江省内其他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地产啤酒,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各种品牌啤酒涌进哈尔滨。

  从2013年开始,进口啤酒进入哈尔滨市场,并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哈尔滨的进口啤酒主要以德国啤酒和美国啤酒为主,德国啤酒代表着传统酿酒工艺和文化,美国啤酒是一种创新文化,适合个性化的人群。”季树太说,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总想喝点不一样的酒,所以进口啤酒在哈尔滨市场发展很快,价格也比较高,不过随着新鲜劲过去,从去年开始,进口啤酒的价格开始下降,增速也开始变缓。”

  进口啤酒来到了哈尔滨,精酿啤酒也开始发展起来,各种酒馆、酒吧、酒坊都开始出售自己精酿的啤酒,这种体验式消费的啤酒场所主要是满足人们社交分享和个人享受的需求,而年轻人对产品外包装和消费体验的诉求往往高于产品自身的品质,所以精酿啤酒或者家酿啤酒这种特色啤酒消费方式依然有广阔的市场,成为对传统啤酒市场的一种补充。

  “啤酒之城” 啤酒文化中的城市风情

  1900年,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在哈尔滨香坊区小北屯开办,1902年在哈尔滨道里区买卖街开办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很多人都说哈尔滨的第一家啤酒厂是俄国人开办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三家啤酒厂都是欧洲的工艺,乌卢布列夫斯基严格来说是波兰人,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也是德国的酿酒技术,东巴伐利亚啤酒厂的创办人是捷克人。”季树太说,哈尔滨的啤酒从办厂开始到现在,100多年的时间里,酿酒工艺一直与世界接轨,无论是酿造工艺还是口味都与欧洲啤酒是一样的。

  资料显示,哈尔滨人平均每人每年喝掉的啤酒是85升,名列全国大城市人均消耗量第一位,一座城市一年喝掉的啤酒超过80万吨,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万多吨比,足足涨了40倍。季树太认为哈尔滨人爱喝啤酒,不仅是因为传统,还是一种文化,也跟哈尔滨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哈尔滨拥有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建立城市之初,就是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受到欧洲文化影响较大,喝啤酒的传统也延续了100多年。”季树太认为,哈尔滨是中国啤酒的故乡,在这里啤酒是激情、活力与欢乐。哈尔滨人开放包容、果敢洒脱、富有艺术气息,啤酒赋予了人们灵性和豪爽,啤酒文化更为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增添了独特魅力,也让啤酒文化溶入了哈尔滨的血液之中。(记者 张明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