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通河县:念“榛”经腰包鼓兴文明乡风正

2018-08-13 09:46:26|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通河:念“榛”经腰包鼓兴文明乡风正

  日前,“聚文明力量促乡村振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采访团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一路上所见所闻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在这里看得见、摸得着。

  一场细雨过后,通河县富林镇西山上的榛子林愈发葱郁。三宝村的郑民站在密实的榛子树下,用手掐住一颗果苞,拨开上面的两片外叶,藏在里面的榛子果略显黄褐色。郑民念叨一句:“马上到丰果期了!”随后又拍了一张照片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并附文“再过二十多天,平欧大榛子就熟透了,颗颗饱满,快来订购吧!”给自己种植的榛子做销售预热已经成为郑民的习惯。

  在三宝村,37岁的郑民靠着致富“榛”经过上了好日子,而在以前,他和其他农民一样,依靠传统种植维持生活。在寻求致富的路上,郑民“摸着石头过河”种植过五味子和一些不知名的经济作物,没有收益甚至赔本。种榛子成了郑民的最后一搏,他对妻子说,“最后尝试一次,如果还是失败了,我就不折腾了。”榛子3年才能结出果实,郑民就像爱护孩子一样在山边守了3年。现在,妻子看到郑民的收获时,也为他的坚持而感到高兴。

  “每亩地栽植八十四颗,单株结果五斤,按市场价格三十元一斤,每亩产干果420斤,亩效益在12600元。”站在西山的榛子林里,郑民给记者算起了收益。“从效益看,榛子的亩收益是水稻的5倍以上、玉米等传统作物的20倍以上。”这几年,郑民将榛子种植面积扩大到230亩,还成立了合作社。

  榛子树可存活近五六十年,丰果期50年左右。“种榛子真能致富”,过去,村民说这话时是疑问句。现在,这句话是肯定句。村上很多人变成了榛农,还加入了合作社。一代种植三代受益,村民笑称:“我们种的可不是榛子树,是一座‘绿色银行’。”

  都说“精神文明必须以物质文明为基础”,郑民感觉村里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他们看我不种玉米和大豆就说我‘瞎闹’,现在村上的人会主动问种榛子的技术,对新事物和新思想有了学习的渴望,有些年轻人在网上查到一些种植技术和品种,就跑来问我可不可行。”

  通河县发展榛子产业早已声名鹊起。随着实地采访的深入,不论是写有“榛情榛意榛产业”的宣传语,还是街道两旁用榛子树替代景观树,都使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个县将榛子产业做到极致的决心。

  正在开产业项目会的县委书记刘长河得知采访团来通河的消息,会议一结束就赶到媒体采访的地点。“现在全县大榛子产业发展到20万亩,已被列入哈尔滨市重点推广产业,未来3年要发展到300万亩。同时,引导农民在榛子林地套种套养菌药、禽畜等,发展芦笋、果菜等庭院经济,引导农民发展以民宿游、农业观光、瓜果采摘等生态特色乡村旅游,叠加增加农民收入。”说起榛子,刘长河滔滔不绝,难怪有媒体称他为“榛子书记”。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抓住产业兴旺就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在通河,乡村产业的兴旺,让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源头活水,农民尝到甜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激发了他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环境的提升。

  66岁的桦树村村民廉世学每天早晨洗脸刷牙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地,除了收拾打扫自家院子,还把家门口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记者看到,整个村子坐落在绿树间,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有的农户在门前种上了榛子树和花草,村庄显得清爽干净。

  “现在,村民家家户户每天早上清扫自家门前地已形成一种习惯。生活垃圾由村民自发清理收集,村委会组织人员集中清运。”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仲明介绍,“来村里工作时,我们就拿着喇叭,在村里向村民宣传环境整洁的好处。刚开始村民无动于衷,我们就替他们清扫。”经过多次宣传和村干部的身体力行,村民的卫生意识被唤醒了,尝到环境整洁的甜头,家家户户就自觉将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得井井有条。“穿着白袜子,从村头走到村尾,不能脏。”这,成了桦树村村民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一种形象评价。(记者 孙佳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