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生态旅游可发展为万亿级新产业

2018-06-11 08:51:02|来源:哈尔滨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在第十二届中国生态旅游论坛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研讨会上,全国专家盛赞黑龙江省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龙江生态旅游可发展为万亿级新产业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生态旅游论坛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研讨会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新生态、新旅游。黑龙江省的天然林地,大面积的湿地,在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含量较高的负氧离子,被与会专家认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

  黑龙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蕴含上万亿元产业

  黑龙江的生态环境,给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生态旅游分会会长赖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连用了5个“非常”:黑龙江省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非常多的优势,黑龙江省在发展旅游产业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黑龙江有非常独特的文化,黑龙江民族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黑龙江有非常浓郁的异国情调……

  赖明认为,黑龙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要做好生态旅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要进一步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怎么样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怎么样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这个理念,还要把它变成现实。

  赖明觉得黑龙江省的资源绝对不会比贵州少,不会比云南差,但是黑龙江在生态旅游的深度产品开发方面,差距还很大。做好黑龙江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方面还要改进,要思变。另外,怎么把绿水青山利用好,需要财政的支持,尤其是前期发展的投入。

  赖明说,生态旅游分会和九三学社中央,将联合就黑龙江的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和工业、农业等融合的发展,做一次深度的调研。然后争取在调研的基础上,给国家写一份报告,支持旅游资源这么好的黑龙江省把这个新兴产业发展起来。

  他还说,黑龙江旅游资源多,春夏秋冬都有特色,粗略地算一下,如果黑龙江生态旅游产业做好的话,是上万亿元的产业,还会带动工业、农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进入中国30年,生态旅游是绿色产业,也是幸福事业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会长翟浩辉介绍,中国生态旅游论坛创办于2002年,至今已是第十二届,在社会上对生态旅游起到了一个引领、指导作用。生态旅游引入到我国三十多年,已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陈抗甫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常务副主席。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一项绿色产业,更是一份幸福的事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福祉,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健康环境保障,引领健康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追求的环境必然是生态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可以通过生态旅游来实现的。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领跑“美丽中国”。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助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成为绿色产业群的新引擎。同时,生态旅游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美丽中国”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陈抗甫认为,在推动发展大健康产业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要与大健康产业充分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好我们生存与健康的基本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强调“生态+”“旅游+”“互联网+”的理念,加快养生、养老、体育健身、生态休闲、信息服务、医药保健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建设旅游强省,龙江与联合国共同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省旅游委副主任何大为介绍,黑龙江面积有47.3万平方公里,从地形看,有南两岭、北两岭,南两岭是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北两岭是大小兴安岭。在它们的怀抱当中,是广袤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还有640多个江河湖泊,连片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湿地面积在各省中也是靠前的。

  2017年,黑龙江省确立了旅游发展的新目标,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康养基地,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

  何大为说,目前,黑龙江省已经确定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今年9月还要在哈举办首届全域旅游产业大会。同时,我省正在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冰雪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这次生态旅游论坛来得正是时候,给我们送来了新理念,令人振奋。(记者 董艳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