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霞校长:树多元人才观 打造职校“金字招牌”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刘才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离不开职业教育;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离不开职业教育;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民生,关乎国民经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扩大职业教育在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哈尔滨职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哈尔滨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王洪霞 刘才星 摄
近日,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就如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扩大职业教育在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采访了哈尔滨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王洪霞。
哈二职烹饪专业学生在上课 刘才星 摄
就业率达98% 企业来学校“抢”人
哈尔滨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校(以下简称“哈二职”)始建于1982年,201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5年被推选为黑龙江省中职示范校校长联席会主席单位。学校秉承面向市场、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据王洪霞校长介绍,学校从自己办专业到和企业合作的订单培养再到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学校提出了“三平台三基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即人才培养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标准共建平台,实习实训基地、研发培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把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与岗位任务紧密对接,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
王洪霞校长说:“办校36年来,我们培养了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骨干力量,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每年的毕业生都十分受企业的欢迎,一到毕业季,企业就早早地来到二职‘抢’人。”
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上课 刘才星 摄
培养“用得上”的企业精英 实现三方共赢
职业院校要想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人才红利,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多措并举的系统工程,对此王洪霞校长认为,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只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企业精英。
王洪霞校长说:“哈二职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我们树立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的多元人才观。从学生高一入校后就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校通过课堂指导,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展示,获得专业自信,增强成就感。同时学校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建立研发团队,引进新的培养理念,实现学生上岗‘零距离’。”
化妆专业的学生在实训 刘才星 摄
创新“人”型育人模式 打造“微笑二职”
育人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独立类型和一个独立阶段,虽然在内涵上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培养过程中有其阶段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却要立足于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哈二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提出“用微笑服务,做阳光教师,育快乐学生”的德育理念,打造“微笑二职”德育特色,构建“明理强技”职业人德育体系,创新“人”型育人模式、内容、方法和途径,为学生营造阳光快乐的育人环境,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氛围。
王洪霞校长说:“为了让学生‘笑由心生’‘笑面人生’,二职积极开展‘礼仪训练’正行为、‘经典诵读’提素养、‘教师讲堂’润心灵、‘专业技能’强本领、‘才艺表演’展风采、‘毕业典礼’报师恩、‘学生社团’呈精彩七大主题活动,建立冰雕、西点等30余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上课 刘才星 摄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省内龙头”职校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让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工匠人才和工匠精神的摇篮,就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使职业教育真正肩负起为国家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哈二职通过讲故事,设立社团的方式来弘扬工匠精神。据王洪霞校长介绍,学校会定期组织故事会,讲述大国工匠的故事,让学生和老师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同时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学校开设冰雪雕塑社团,用实践的方式体现工匠精神。目前社团已累计培养冰雪雕塑人才700余人,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博会输送艺术人才百余人。
王洪霞校长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职业更迭愈加频繁,校企合作的重点也会不断转移,校企合作将会从‘合作’走向‘共生’直至‘互助’,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职教发展机遇,我们将努力达成‘学生多元发展,教师快速成长,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品质发展’新目标,面向哈尔滨、立足黑龙江省、辐射全国,把学校建设成让人民满意的‘省内龙头、全国一流、走向国际’的优质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