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闯新路“一重”跨步行
曾经,这是一个令人倍感荣耀的工厂。“一五”时期建厂,和其他兄弟企业一起,挺起了共和国工业的脊梁。
一度,这里不再荣光。思想观念保守,市场意识不足,竞争精神较弱,企业陷入亏损。
如今,这里迎难而上,体制机制改革大刀阔斧,创新发展动力十足。
走进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感受一个老国企的“芳华”,聆听一个老国企重生的脚步铿锵。
改革,搅活一池春水
改革,一个能读出“残酷”的字眼儿。在一重,对改革,员工们从心里信服。
“2016年5月,刘明忠董事长就职一重,最大的改革就是机构瘦身健体,全员竞聘上岗。”集团公司组织部部长张百忠如是说。
“瘦身”,使一些人离开了原有的岗位。
周金波,原财务部部长助理,在改革中落选。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脸和善,记者在他脸上没有看到沮丧。
“我原先的岗位挣的是年薪,现在不是了。作为资产财务部高级经理,职位比原来低了一级。”周金波说,干部职数有限,优秀人才很多,他认可改革措施,虽然收入受损失,但是平台更大了,个人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真的口服心也服吗?周金波看出了记者的“小心思”。他说:“我们采取‘5+2’公开竞聘模式,一共7名评委,外部评委5人、内部评委2人,公开公平公正。虽被选下去了,但是服气。”
张百忠说,公司专门建了评委库,内部评委都是随机抽取。外部评委或是央企、主管部门领导,或是独立董事、咨询机构人员。考试题目紧紧结合一重的经营情况,基本杜绝了作弊的可能性。
“健体”,使一些人走上了领导岗位。
关军学,原炼钢厂生产办主任,现炼钢厂副厂长。刚从炼钢车间走出来的他,脸红彤彤的,身上带着一丝高温炙烤的糊焦味。
“我们厂是公司的第一道工序,有600多人,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首先都要炼钢。”关军学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改革第一刀就砍在我们厂。由于废品率达到10%,损失一个亿,2016年我们厂4名领导被全部拿下重新竞聘。经过层层考核,原来4个领导仅有一个聘上了,其他3个都下去了,改革力度建厂以来从未有过。”
关军学说,如果不是公开竞聘上岗,生产办主任上面还有助理,还要等组织推荐,按序上岗,不知道猴年马月他才能当上这个副厂长。
改革就意味着有人哭有人笑,稳定如何做到?
张百忠说,本着职工自愿、双向选择等原则,公司制定了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离岗歇工、解除劳动合同、转岗培训、停薪留职6条安置通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公司还为67户集体企业的12267名集体职工发放了安置费。
三项制度改革,最令人头痛,就这样在一重平稳落地了。19个管理部门精简至13个;撤销总部职能部门业务科室69个,取消二级单位所属制造厂生产工段、行政办及生产管控中心109个,减少了管理层级;中层以上干部由320人减至192人,在岗职工由11203人减至8600余人,平均年龄由41岁优化至38岁。
改革的数字枯燥,改革的效果却很鲜活。
早间运营调度会,每天7点半准时。大本营会议室,“在家”的集团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及所属生产厂负责人悉数到场。大屏幕上,北京营销总公司、大连地区、天津地区子公司相关人员也各就各位。会议先是项目进展情况检查,主持人简要介绍项目情况,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相应作答。随后进入质量通报环节。“我正在大连地区检查,这几天发现了几个问题……”孙敏,负责营销的常务副总裁连说了几个问题。项目承接部门、技术部门负责人战战兢兢答,有的头上冒了汗,60多人的会议室,喘息声都听得见。
“令人窒息的早会。”走出会议室,记者长长出了一口气。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颖说,以前公司只有生产调度会,每周一次。改革后,每个工作日的7点半都要开早会,不但要汇报生产进度,通告质量问题、交货问题,还要将客户的意见直接反馈给研发、生产、管理部门,用市场倒逼生产。“这样才能实现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天。”
“早会”如同中枢神经,迅速将指令传递下去。
关军学感受到了压力,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炼钢厂有周密的考核办法,每天都有奖有罚,厂长的弦儿绷得更紧,每天早晨7点多到,晚上10点多才离厂。换了领导班子后,成绩有目共睹:原先一吨钢成本最高7400元,现在5600元,一年就能节省2亿多元,废品率大大降低。钢水产量2017年9月已经完成2016年的19万吨指标。”
在中国一重总经理赵刚看来,改革使一重卸下了包袱,释放了活力。2017年1-11月,一重实现营业收入80.41亿元,同比增长173.9%;利润总额8932万元,同比增利33.33亿元;新增订货102.02亿元,同比增长61.6%。
创新,激起千层波浪
创新是一重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重的魂。
中国核岛装备的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当今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冶金企业全流程设备供应商……这些都是创新为一重戴上的桂冠。
2017年8月,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成功并交付。一重,再次听到了来自各方的掌声。
积极推进核电设备、石化容器、冶金成套设备等中国装备不断“走出去”,先后在印度、俄罗斯、伊朗等地建立项目组。一重在重型装备领域深耕。
不仅如此。总经理赵刚为我们描绘了一重的四大创新板块,堪称“天马行空”。目前,一重整个格局版图在变化。原来偏重机,像炼钢、机械、热处理等产业都讲究“大”,都是重器,今后格局将变化,在形成专项设备、核电装备、石化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板块的基础上,正在创新筹划发展新能源板块、环保板块、农机板块、金融板块四大板块。
郑新毅,中国一重大连工程技术公司博士,为一重的创新发展点赞:“一重是有名的重工企业,一向擅长钢铁、有色、冶金、电力、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没想到现在竟然成立了创新发展推进组,要发展农机、冷链物流、互联网,要将东北大米、有机食品运送到上海、广州等地,这跨越真太大了。”
2017年4月,一重提出推进地企融合发展,郑新毅被调到农机创新板块推进组,拟建农机产业联盟,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带动我省农机制造企业发展,提高农耕机械化率。同时打造维修联盟,解决收割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问题。
创新不仅是领导层的事儿,更是全员的责任与共识。
全员预算,一重管理创新的亮点。
万玉柱,重型装备事业部重型装备制造厂机加一班班长。带领员工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以前就知道按照说明书死干活,活没少干,效率却不高,也挣不到多少钱甚至不挣钱。刘明忠董事长来后让我们创新,要求全员做预算,大家这才知道做预算的好处。”万玉柱说。
刚开始,员工们都比较打怵,觉得自己就是干活的,预算和自己无关。但在公司制度的要求下,大家不得不算。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大家发现原料节省了,效率和效益都提高了。万玉柱班涉及的工作总共有19个成本单元,现在人人都没事的时候就算算,看看哪些单元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我们有一个工序平时大约需要13天,经过大家的不断预算,不断改良,现在8天就能完成,预计效率还能提高10%。”
重型装备事业部重型装备制造厂厂长刘畅说,去年以来,中国一重大力推行225管理创新体系,划分913个成本中心、58个利润中心,建立“内部模拟法人实体运行”和“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两大市场机制,制定了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五个体系”运行规则,做到了强激励、硬约束。
“现在不光是多干多得,薪酬还与预算完成情况挂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薪酬差距拉大。”重型装备事业部重型装备制造厂党总支书记张红光说,公司还首次将职工收入增长目标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探索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方式。“让在岗职工都能享受到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
党建,凝聚人心力量
在一重采访,抬头望见“1954”深深嵌在铁红色的厂房,斑驳的字体在风中述说着一重厚重的历史。这里是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一台世界领先的几十米高的15000吨级水压机,正在加工一个被烧得浑身通红的巨型铁柱,距离20多米远,还能感觉到滚滚的热浪。
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列为一重党建“双创”工作典型,就在水压机锻造厂的楼上。推开房门,工作室带头人刘伯鸣,技术指导王勇岗和另外两名成员正在研究新课题。工作室也就10多平方米,墙上贴满了课题项目名称,桌上放着各种模型,水压机的咣当声不绝于耳。
“快进来坐,这帮臭小子,都想‘私房钱’想疯了,没事就缠着我们琢磨课题,也不怕被老婆发现了挨收拾。”刘伯鸣一边嘀咕一边打招呼。
刘伯鸣说的“私房钱”指的是“百万一重杯”奖金。
“我们这个工作室有10个成员,2014年成立,都是班组长或者锻造行业的行家里手。公司拿出100万元设立‘百万一重杯’竞赛,职工可根据负责的领域立下技术攻关的项目,上报公司,审核通过后,攻克下来就能获得奖金。其实奖金分下来,一人也就几百块钱,但是发的是现金,这几百块钱就变成了‘私房钱’。”刘伯鸣哈哈大笑。
“公司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都拼命攻关,好多难啃的项目就是这样完成的。”
“2017年我们工作室的课题确定了14个,完成效果都不错,比如我们围绕《创新生产方式加快生产节奏》和《转变方法提高长筒类锻件质量》两项课题开展节能降耗,节约附具资金达87.25万元,特别是2016年以后长筒类锻件通过减少加工余量,钢水使用量降低21.4%。”技术指导王勇岗说。
通过搭建四大“双创”平台,一重建立了34个党员创新工作室,1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不断自我对标找差,持续改进,完善和补齐短板。同时制定了首席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等人才激励机制,刘伯鸣被评为首席技能大师,聘用期内,每月享受3000元津贴。
在一重,党建不是空洞的说教。每名党员,在整齐的蓝色工装上,都佩戴着党徽。这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每个人时刻记着自己是党员。那枚党徽在每名党员的心里熠熠生辉。
出了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的大门,一路向前再右转,便可见一栋房体暗红房顶雪白的建筑,那是一重刚刚投入使用2个月的职工食堂。
正值午餐时间,一拨拨儿的员工涌进食堂,20多个打饭窗口前都排满了人。680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崭新的桌椅摆放整齐。菜品也很丰盛,有6元、8元、10元、12元的套餐,也有馒头、油饼、面条、包子、花卷等面食,两侧的窗口还有卤得金黄的熟食。
“这个食堂原来是一个废弃的仓库。职工都是带饭上班,大冬天的,冻了一上午,饭早就凉了。刘明忠董事长来后,公司决定把这个仓库进行装修,同时引入国内知名快餐企业,方便职工吃饭。”中国一重社会服务中心副总经理丁启春说,食堂大厅可以集中容纳1500人同时用餐,公司为每名职工每月补助210元,午饭基本就不用花钱了。
不仅为职工考虑到吃,还想到了穿。公司为了方便职工洗衣服,购入先进的工业洗衣机,设立三处洗衣房,衣服洗完还给免费烘干。
下班时间到了,一个来取衣服的职工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有个新鲜词儿,叫获得感。俺们的获得感满满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2018年的新年钟声格外悦耳。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一重,在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上,继续前行。(记者 王玮 姜辉)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