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城区松花江北岸,哈尔滨新区像一块磁石吸引四面八方的优质要素向这里集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5.7亿元,同比增长8.1%,各项指标增速持续领跑黑龙江省,展现的勃勃生机令人振奋和期待。
细化剖析新区前三季各项经济指标,更加令人欣喜: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6%,总量占全市高技术产业的73.9%;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3%,总量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2.1%;新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92个,占全市的4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7.7%,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9.6%……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哈尔滨新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东北最具活力的增长极”的要求,哈尔滨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愈加坚实。
“预计到年底产值同比将增长30%。”哈尔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石李丽高兴地介绍。作为专业从事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因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2017年顺利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成为黑龙江省进入创新层企业中信息与软件服务业仅有的2家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在全国41个城市落地了124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生产形势红火。
“我们深度挖掘‘双创’激励政策优势,突出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市委常委、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委书记高大伟说。哈尔滨新区坚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层级不断跃升。去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落户哈尔滨新区,目前,新区内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28户,占哈市的69.8%,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
哈尔滨新区系统推进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等工作,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一期2.85平方公里已经建成;科技创新城二期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在一期既有的优势和基础上,打造科技创新城的“升级版”,重点规划建设航天工程园、碧海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软件技术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以深哈合作为主题的科技智造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不仅引入了11家科技型企业,而且将深圳龙岗区先进的产业园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也植入新区……目前,哈尔滨新区已吸引美国通用电气哈尔滨创新中心、瑞士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等高端研发创新机构21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及实验室91个,省级研发创新机构71个,形成了从工业科技到农业技术,从航天工程到三海一核,从动物生物制品到玉米工程的多门类、全链条的科技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保障,成为当之无愧的创新高地。
目前,哈尔滨新区内有世界500强企业36家,上市公司49家,国家级产业基地19个。截至9月,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00%,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有望形成百亿元以上产业规模的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或将在年内竣工。其中,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军项目的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将抢占天地一体化信息设备的全球制高点;核心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航三院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将围绕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粉末制备、3D打印应用及其装备制造等四大系列,打造规模化、现代化的增材装备大产业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万鑫石墨谷产业园,将依托高价值链的石墨烯超导材料加工技术,努力形成龙江石墨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同时,一批国内行业龙头项目二期建设快速启动。其中,投资17.2亿元建设的国内唯一的芯片靶材研发生产基地、投资8亿元建设的东北地区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投资4.5亿元建设的国内重要的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等,都将成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作为国家级新区,我们肩负着国家赋予‘三区一极’的战略任务,是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也是哈尔滨实施‘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的最大增量空间,在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中应当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高大伟说,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区”的思维、“新区”的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特区”的措施、“特区”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率先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记者 井洋 薛婧 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