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农的“春雷行动”到保护环境的“清理冥纸冥币专项行动”,从美丽城区专项行动到成品油市场专项行动,从城区的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到城郊的小作坊黑加工点专项清理,从去落后产能到清理“地条钢”专项行动……每一次“质量月”活动,道里区都别具匠心。“质量月”只是一项阶段性活动,而道里区对质量的追求却始终如一。
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品牌、一流的形象——2017年,哈尔滨市被确定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道里区全面开展各项专项行动,让创建质量强市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百姓充分享受创建成果带来的实惠,不断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两年来,道里区充分发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道里精神,精心谋划,广泛动员,全力创建,不仅全面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而且成功演绎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可示范、可推广的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道里实践”。
明责任搭架构
全区合力推进创建
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道里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质量创建方案,在2017年以“质量强市 质惠道里”为创建精神,制定了《道里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道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职能主体的领导小组,开启了道里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之路。
道里区委、区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道里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区质强办,驻区各委、办、局、街、镇为成员单位,从而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
——制定方案,完善制度、明确分工。结合道里区实际,该区先后印发了“道里区创建工作方案”“道里区创建工作推进方案”“2017年、2018年创建工作宣传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三级联络员制度、创建工作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依据市质强办的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并印发了道里区的创建工作任务清单。同时,全区各成员单位也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单位的质量创建工作计划,为全面开展创建工作确立方向,制定了目标,明确了分工,也为质量创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区质强办创建了“哈尔滨市道里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微信群,在区质强办带领下,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努力推进。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道里区的质量创建工作得到全面开展和不断创新。
——职责明晰,严格问责。各成员单位按照“哈尔滨市道里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任务清单”,全面推进道里区质量创建工作落实。这个任务清单既是分工也是责任,每个成员单位都由主要领导亲自抓,也使得此项工作有了坚强的领导保障。
——专项经费,保证创建。按照国家、省、市考核办法及道里区质量创建工作方案规定,区政府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中,为本地区质量发展规划或创建质量强市工作提供了专项经费,并特别强调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创建工作的经费保量准时到位,并认真做好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好钢用在刀刃上”。
增强内生动力
率先出台“区长质量奖”
创建质量强区,如果只停留在简单开会部署、空泛喊喊口号,难以取得实效。为了强力推进创建工作,道里区打破常规,在全市率先出台奖励政策,引领企业投身创建大潮中。
今年7月,道里区设立“道里区区长质量奖”,并在全市率先通过了《哈尔滨市道里区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道里区质强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对驻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等进行了全面走访和问询,此次大摸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将质量提升工作落到实处,从社会各界的反应中找到突破点,摸清人民群众需要什么、质量提升靠什么、质量发展做什么的问题,这就使得道里区的质量创建工作有了底数,更有了方向。
各驻区部门也真正地转变了思想,由我管你,变为我帮你,特别是“区长质量奖”“质量信用等级评定”两个办法的实施,更是为企业质量提升增加了动力,确立了发展方向,使道里区的质量创建工作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宣传入脑入心
从我做起人人都是创建者
质量强市利国利民,合民心、顺民意。为此,道里区运用强大的宣传攻势,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意义,入脑入心,参与其中。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质量宣传工作做到了“五进”,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乡村”;印发5000套有道里区特色的宣传海报和10000册质量建设知识实用手册;设计了道里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记实画册500册;印发了有道里区特色的创建工作宣传单10000份。全区41处公共电子大屏幕每天都在播放质量创建工作宣传口号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为让每名道里区居民及游人随时都能体验到质量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从中获得相关知识,道里区市场监管局自媒体“红盾道里”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开展了质量创建工作的宣传工作,定期更新内容,大力宣传质量创建的动态及相关知识。
道里区不但注重宣传“大众普及”的广度,还强调创建工作的深度。2018年质量月期间,该区启动了“道里区质量强市论坛”,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质量建设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高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更加有力地推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的开展。(记者 刘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