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献青春赋能量打造大国重器 访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关永昌
记者 蒋国红 邵国良 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齐齐哈尔人,如今已身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的关永昌说自己能加入“一重”是幸运的。在他工作的25年里,经历了大型国有企业的数次风雨,也看到了“一重”坚持不断改革创新赢得了业界赞誉。如今,关永昌与他的同事们一起,正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目标努力着。
圆梦加入“国宝”级企业
进入不惑之年的关永昌在谈起自己与“一重”的缘分时脸上带着微笑:“‘一重’是‘一五’期间我国第一批156项工程项目之一,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国宝’。我小时候就常听家里人说起‘一重’,感觉那里好了不起。”
上大学时,学习技术的关永昌对“一重”的向往之情更加浓厚,渴望着能有机会成为其中一员。1993年,大学毕业的关永昌被分配到“一重”做了一名技术人员。刚进厂参观时,关永昌被“一重”的巨无霸装备震惊了。“我记得上学时书本上说,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压机是江南造船厂出产的12000吨水压机,可是当时‘一重’已经有了一台自产自用的12500吨水压机,由于保密原因并不为外界所知。”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年轻的关永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工作一段时间后,关永昌发现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差异。“一重”是培养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在这个企业中,孕育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希望。此时的关永昌也带着做优秀工程师的梦想,开启了他在“一重”的人生之旅。
脚步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就在关永昌踌躇满志之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席卷全国,那时候的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的传统国有企业都面临生存困难,“大船搁浅、舢板逃生、各自突围”是那时工厂的写照。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着东北,中国一重也开始经历了痛苦的转轨阶段——订货不足,技术落后,因国家调整项目下马造成自由资金极度紧张,企业背着办社会和大集体等负担。
“困难的时候,很多优秀的人才都离开了‘一重’,这给‘一重’敲响了警钟。”关永昌说,“一重”是国企,肩负着发展和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重担,这样的企业不能趴下,因此管理层制定了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并且研制了2050毫米热连轧机和1900毫米连铸机、石化设备热壁加氢反应器、汽车锻压设备小松压力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跨上了国际标准的台阶,并坚持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为企业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中国一重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相继完成了我国首台千吨级热壁加氢反应器、我国首台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炉卷轧机、我国首台斗容最大的电铲等制造任务。
“其实‘一重’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关永昌谈起他的亲身经历依旧感慨。从放权让利到剥离办社会职能,“一重”一次次地自我革新,不断适应着市场经济的新变化与新要求。
2008年,一重集团的产值激增到120亿元,发展势头顺风顺水,然而进入2014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内部转型升级运行滞后等多重因素将“一重”再次拖入低谷,一连数年亏损。2016年开始,“一重”改革再起,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拉开序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集团上下凝聚了发展共识。”关永昌说,集团从总体上完善了顶层设计,通过认真梳理10个方面21项内容105条实施措施开始正式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这次改革全员“起立”,重新竞聘,并且签订了劳动合同和岗位合同,薪酬也向营销、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一线职工倾斜。到2016年末,一重集团职工从11177人减到8626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人事制度就此形成。“大块头”的“老字号”国有企业通过人事、管理、销售三重改革大刀阔斧地实现了“重启”。
当时已经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永昌说,这次改革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全体员工由理解支持到坚定的拥护,使得改革顺利地进行下去。就此一役,十个月后的“一重”便扭亏为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自主创新摆脱“卡脖”之痛
即使在企业发展陷入低谷的时期,“一重”依然没有忘记国家交给它的重担——坚持自主化、国产化。因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关永昌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重便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工程,通过联合设计、合作生产、引进技术等方式,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先后为国内各大企业提供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在核电装备、石化装备、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举例说,在核电方面,中国一重在2017年成功制造了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开启了我国自主核电新时代。中国一重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既能提供核岛一回路全部铸锻件,又能生产核岛主设备的供应商之一。在石化装备领域,中国一重实现了产品从千吨级到双千吨级的跨越,一举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由于中国一重的产品问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加氢反应器采购价格也由当时的30万元/吨左右降低到6.5万元/吨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近40项,省部科技奖项150余项,在核电、石化和冶金成套装备领域,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
25年的岁月匆匆走过,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成为一名高层管理者,关永昌一直在“一重”努力工作着,他愿意为国家的强大做出重型装备人应有的贡献。(记者 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