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秋季节雨水大,照常理来说一定会影响产量,但我种植的10垧大豆却一点也没有出现过水成灾的现象,这都得益于农场近些年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今天收获的大豆垧测产达到了55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9月20日,在绥棱农场第三作业站7号地收获现场,种植户霍剑锋高兴地说。
近年来,绥棱农场针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实际,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强场富民目标。自2015年以来,这个农场通过国投和农场匹配的形式,累计使用资金3800余万元,新建农田路60余公里,晒场1.3万平方米,灌渠及排水沟30公里,治理侵蚀沟31条,改善水田面积1.9万亩,在全场形成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能力。同时,全面推进农机具结构优化进程,以国家补贴和个人投资的形式,使用资金3000万元,购置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570余台(套),使全场农机总动力达到了2.3万千瓦,旱田农业机械率达到了100%,水田农业机械率达到了98%。
据介绍,这个农场还按照“稳大豆、减玉米、增水稻和小杂粮、中草药等经特作物”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调整调优产业结构。截至今年,这个农场已发展水田6万亩、大豆12万亩、玉米5万亩,小杂粮、中草药等1万余亩,改变了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局面,并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引资300万元建成了玉米烘干塔,引资700万元建成了年加工10万吨大豆的粮食加工厂,投资800万元建成了年可出栏肥猪2000头的商品猪育肥基地,通过多点发力,实现强场富民目标。(李治国 杜文斌 记者 吴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