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鸭山一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
近两年多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尽心竭力办实事、惠民生,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补齐民生短板,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双鸭山市始终将棚改、学校、医院等民生事业置于城市发展、项目建设的优先位置,紧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着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
抓棚改使更多困难群众早圆安居梦
能住上楼房,这是尖山区以前居住在马鞍山上的棚户区居民张海军和老伴想了好多年的事儿。“以前沿着马鞍山从坡底到山上,是大片低矮的平房,老房子大都破烂不堪,水电暖各项配套设施都不齐全,很多地方都没有下水道。”他说,原来居住的棚户区正在改造成尖山区惠民新城,他时常会与老伴来施工现场看一看施工进度,就盼着改造能快一点,早日住上新房子。
原先依山而建参差不齐的破旧棚户区已不见踪影,一排排楼房在建设部门的施工下拔地而起,施工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路面硬化。除施工单位加紧建设外,相关主要领导也坚持一线指挥,现场监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工作。
尖山区惠民新城三个区的建设,改变了马鞍山路段建市60多年来的棚户区林立状况。“双鸭山这几年可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以往安邦河的水也清了,城区也漂亮了许多。特别是棚改项目的实施,再过几年我相信双鸭山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张海军高兴地说。
在双鸭山,棚改是件牵动人心的大事。近年来这个市加快推进了采煤沉陷区、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突出抓好独立工矿区、城乡危房改造,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暖房子。
政府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以及优惠的动迁安置政策,让全市棚户区改造进展迅速。如今,双鸭山棚改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改出了一片百姓安居的新天地。特别是近几年,棚户区改造工作不断提速,2017年全市棚改续建住宅共计7970套,正在陆续交由各区落实安置,更多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搬得好还要住得好。在双鸭山市最大的棚改项目区——尖山区的南市居住区,文体活动中心、南市区图书馆、医疗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一应俱全。
“我们现在是完善煤矿棚改配套设施收尾工作,保证居民入住后的供水、排水、供电、燃气、道路、通信等设施及时供应。”市棚改办相关负责人员介绍,截止2017年末,全市确定的煤矿棚改住宅项目均可达到竣工使用条件,2018年将根据安置小区实际情况,积极完善以南市居住区中心广场为主的场区美化、绿化工作,提升小区居住环境。
“出棚进楼”在双鸭山全面推进着。这个市有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宝山区四个采煤沉陷区,在全省四煤城率先制定出台了《双鸭山市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岭东区博爱园三期是黑龙江省四煤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采沉区棚改工程项目。
随着双鸭山市一系列采煤沉陷区棚改措施的出台,以及沉陷区安置项目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沉陷区居民告别沉陷区,住上新居。截至2017年底,2015年启动的27768户采沉区棚户区改造任务17个项目,已全部竣工并交付安置。
建医院有效缓解市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
对市民郭女士来说,去年最感谢的就是新人民医院成功地把她父亲从心梗的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以前市医院条件和技术都不行,有朋友家里人也是心梗,因为没有救治成功而去世的。现在新医院很多大病都能治疗了,让我们宽心不少。”
原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面积狭小,床位紧张,规模布局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医疗环境亟待改善。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实施了市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优化就医环境,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使市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新建的人民医院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62705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临床科室由原来的20多个增加为33个。“我们是2017年6月25日实施搬迁,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的。搬迁后的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整洁优雅、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全市百姓的就医条件。”医院负责人表示,新建的人民医院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先后引进了GE能谱CT、3.0T核磁共振、DSA、四维超声等先进医疗设备共计189台套,医疗设备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为临床的精确诊断和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建人民医院院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心内科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60例,标志着医院进入治疗技术新时代;神经外科开展了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开启了脑外科手术的新篇章;泌尿外科开展了双鸭山市首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和膀胱癌钬激光切除术,开创了双鸭山市此项领域的先河。特别是胸痛中心的成立,使患者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成功地将11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挽救了病人宝贵的生命。
医疗环境的改善、新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及综合实力位于全黑龙江省地市级医院的先进行列,极大地推进了双鸭山市地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广大市民免去了到外地转诊就医的奔波劳顿,真正地解决了群众看病贵、就医难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双鸭山市不断加大引医和对外合作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与层次。
“上午出门诊,看30个病人;下午到病房查房,做了一些检查,提了一些建议,工作已经步上正轨。”这是日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三科主治医师严槟支援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的首个工作日的感受。7月5日,严槟和眼科护师程红丽对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进行技术支持,他们是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的第二批支援专家。
双鸭山利用与佛山市对口合作的机会,加强了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交流,两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订了《佛山市与双鸭山市医疗卫生对口合作协议书》,展开了“两山”医疗卫生合作新篇章。
“‘两山’合作让我们的心更近了。佛山二医的专家们将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无私地交给我们。通过他们的支援,我们眼科的手术水平提升了一大截,护理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门诊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打个比方,原来我们是小学生,现在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小学快毕业了。”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书南深有感触。
修学校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对尖山区的少年张哲来说,最大的愿望是开学能在家门口的学校新操场奔跑。“新建的三十二中有塑胶操场,还有看台,可带劲了。”三十二中学改扩建项目是双鸭山去年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重要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3998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包括教学楼2座、风雨操场1座、操场、跑道、围墙等工程,预计今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第一战略”,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思路,切实保障供给力促优质均衡,校园办学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按照“还清欠账、补齐短板、达到标准”的原则,双鸭山市、县(区)政府不断完善教育投入预算保障机制,确保实现教育经费法定“三个增长”。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市本级共投入5.9亿元用于校舍新建、改扩建及功能室器材采购,其中校舍建设投入5.47亿元,仪器器材投入4733万元。改扩建、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所,已完工投入使用8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馆面积5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双鸭山市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坚持“注重发展、力求均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市一中附属、市第三十七中、光明小学与师范附属小学分别搬迁至新校址。
去年4月搬迁新址的第三十七中学是双鸭山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新校舍投入了1.8亿元,占地面积由9300多平方米扩大到34034平方米,校舍面积也由8600平方米扩大到25571平方米。学校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有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体育教室、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美术器材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录播教室、学生阅览室、图书室、卫生室、心理室各1个。新校舍的艺体楼内有排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钢琴室、器材室等。
硬件更新,软件也要提升。全市去年新招聘的87名中小学教师和119名特岗教师都充实到教学一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092人,全部实现在居住地所在学区就近入学,入学率100%。
2017年10月16日至21日,国家督导检查组对双鸭山市申报的6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进行了督导检查。全市6个县(区)平均得分92.3分,超黑龙江省平均分0.5分。最后经国检组评估认定,6个县(区)较高标准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通过数位列全黑龙江省第三。
还有总投资6000万元的市图书馆项目,从去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受到市民们关注。原有的图书馆设施已不能满足全市日益增多读者的实际需求,市政府将新馆项目列入了2017年50件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新图书馆位于美丽的益寿山下,总建筑面积13156平方米,2018年末竣工投入使用。
真抓实干补齐民生短板
民生短板怎么补?双鸭山的做法简单而管用: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补什么,增加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一年接着一年干。
近两年来,双鸭山坚持民生优先导向,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努力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城乡群众生活有了新改善,有更多获得感。
增进群众获得感,必须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双鸭山在各级财力紧张情况下,既尽力而为,也量力而行,真金白银投到关键点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持续增加。
民生补短板,必须顺民意、破难题、治痛点,构建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17年以来,双鸭山市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确定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有年度计划、有任务分解,有牵头单位、有配合部门,有检查、有督办、有问责。
双鸭山市政府在去年初人代会上承诺的5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计划(其中完成39项,剩余11项按计划稳步推进),去年末新一届人代会又谋划今年实施40项民生实事(其中新谋划29项)。这些滚动实施的民生实事,都是围绕着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需求。共享发展,让煤城群众尝到了甜头,更有了盼头。
民生改善工作,要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双鸭山在现有条件下,应创新体制机制为供给侧加力。比如,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的过程中,应致力实现资金保障多元化、过程管控常态化、建后管养长效化、结果考核精准化,确保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
民生改善,久久为功。发展红利共享,生活不断向好,双鸭山人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国林岳 记者 刘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