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黑龙江省虎林市的齐风玉从一名乡村教师被提拔为乡村学校的校长。但家人、同事却没人替他高兴,而是嗔怪他因选择坚守乡村学校而放弃了进城“当官”的机会。当初,改革开放为人们的择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一些乡村教师纷纷选择离开岗位,寻求命运的改变。而齐风玉一直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直到退休。
在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龙江教育发展史上,有很多像齐风玉一样的乡村教师,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撑起了龙江乡村教育的脊梁,也见证了龙江乡村教育足迹。
“当时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确实太艰苦了,那个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待遇好点,好稳住教师队伍。”1948年出生的齐风玉,在他15岁初中毕业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留在所在初中当“教员”,一是去供销社当“职工”。在那个年代,选择前者的人很少,但齐风玉选了,还坚持了下来。
“从我当老师那天起,更好的工作机会就没断过,但我从来没想过离开。人活着就要干点事业,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教书育人是齐风玉的理想,为了理想而付出,他觉得值。
但理想毕竟不能当饭吃。1978年,齐风玉成为了当时名为虎林县永红乡中心校的校长,从那时起,怎么留住老师就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老师选择离开,因为当时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确实太艰苦了,由于没时间种地,很多乡村教师的生活水平都比不上普通农民。”齐风玉告诉记者,再加上当时的永红乡地处偏远,条件差,根本没有老师愿意来。
为了留住老师,齐风玉没少想办法。1985年,孙军刚来到永红乡担任初中教师。因为工作生活条件不好,他一直想离开。齐风玉帮他申请免费读示范校,还找到乡里帮他解决读书时需要的生活费。吃不饱,齐风玉从自己家里拿来粮食;冬天冷,齐风玉把自己家的煤分给孙军刚。
孙军刚很感动,对齐风玉说:“齐校长,我也想留下来,但在村里当老师,没有姑娘看得上,找不到媳妇啊!”
于是,齐风玉帮着孙军刚在另一个乡找到了女朋友,也是乡村教师,两个人不久就结婚了。当时很多人开玩笑,说齐风玉不但保住了一个老师,还赚回来一个老师。
齐风玉还帮着照顾身有残疾的教师,帮着生重病的老师凑钱治病,但依然改变不了教师流失的趋势。“那个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待遇好点,好稳住教师队伍。”
实际上,国家以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乡村教育事业,关注着乡村教师的待遇。1989年,《黑龙江日报》还设立了“乡村教师奖”,希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关怀那些默默奉献、生活清苦的乡村教师。齐风玉在1992年时,就曾经获得此奖。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乡村教师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工作待遇高了、发展路径通了、生活条件好了,吸引了更多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的青年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
最近,黑龙江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招聘通知发布,黑龙江省教育厅网站的浏览量瞬间暴增十几倍,黑龙江省教育厅为此设立的咨询电话也很火爆,大学毕业生们对这项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几年前,佳木斯大学毕业生宋永亮来到桦南,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应聘特岗教师三年之后,我就转为正式教师了,各方面待遇都在不断提高,工资也会增长,这让我工作生活很有奔头。”宋永亮说,“当乡村教师,没有点理想是不行的。但有了生活和职业未来的保障,会让我们更好地走在理想的路上!”
“我已经48岁了,但我不能停止学习。现在年龄大,电脑上的字有些看不清楚,我就戴着花镜来学习网络上的培训内容。”
而今,齐风玉当年让乡村教师把根留住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扎根农村,这让黑龙江省乡村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教育资源的差距,使乡村教师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水平,必须跟紧新时代的步伐。
在一些地方,乡村课堂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有专家表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打通教育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要靠乡村教师改天换地的双手。而黑龙江省黑河市罕达汽镇学校的刘占祥,就有这样一双手。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汽镇学校坐落在兴安岭苍苍莽莽的群山中,距离最近的城市黑河市120多公里。受自然条件影响,罕达汽镇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这里先进的教学模式、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家家重视教育的良好风尚。而这样的结果,都源于刘占祥32年的付出。
刘占祥是土生土长的罕达汽人,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那时候就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基础太薄弱了,学生问得难一点、新一点的问题我都答不上来。”刘占祥回忆说,于是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努力进修,一定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上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们乡下娃不输城里娃,想做到这点,首先我就不能比城里老师差!”
“慕课刚刚兴起,我便成为了第一批学员,取得了一系列证书。”刘占祥不但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还积极参与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慕课、百度优课等网络学习,获得了大量的学习证书。
“我已经48岁了,但我不能停止学习。现在年龄大,电脑上的字有些看不清楚,我就戴着花镜来学习网络上的培训内容。”刘占祥说,刚刚学习时他儿子总笑话他,说他这个岁数还学什么劲儿,可他依然坚持着,而且劲头越来越足。
最近,刘占祥又钻研起了网络教学直播,在自家做起了“直播工作室”。摄像头、打光灯、手写板、耳麦……刘占祥直播的样子,已经和网上的名师相差无几。
为了加快乡村教育现代化步伐,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制定“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其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成为重点内容。将引进、开发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示范课程,在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开设“在线课堂”,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并支撑教师开展网上支教,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师,通过特岗计划,新生代已经挺进黑龙江省乡村教育,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黑龙江省还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建立乡村教师补充、培养机制,以及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的梦想啊,是时光可以倒退几年,让我再为学校多做一些事。我好想在这个好时代,继续当好乡村教师。”
袁艳敏是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小学教师,作为以特岗教师身份加入乡村教师队伍的新生代,她见证了乡村学校条件的改善。
从佳木斯驱车1小时左右便到达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小学。电动大门,崭新的教学楼,雨后操场上也没有积水,学生们课间或追逐嬉戏或在健身器材上玩耍。
“国家和省里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学校今年大变样了。”袁艳敏边走边介绍,“这是学校新建的教学活动室,这是给每个班级配的多媒体,孩子们还有了课间餐。”
对于教学条件的提升,袁艳敏认为,除了国家和省里的好政策外,也离不开一代代龙江乡村教师的努力和执着。
樊志民就是一位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乡村教育工作者。
“资金还清没有?还有多少学生?学校运行有没有什么难处?荣老师的高级职称定上没?”病床上,樊志民忍着剧痛,仍在为学校操劳,而实际上,他早已经退休了。
樊校长所在的前卫学校是一所位于鸡东县境南部的边陲小学校,距县城35公里,学校虽小,却承载着周边山里8个自然村孩子的教育任务。
早些年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大部分老师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上下班,下雨天都不敢打伞,因为路途太长,一把雨伞反而成了负担,很多老教师都因几十年的如此往返累出了严重的腿疾。
为解除教师食宿的后顾之忧,樊校长天天蹲守在县教育局门口,积极沟通想办法解决困难。2013年,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了教师周转房、翻建了锅炉房、成立了食堂,还增加了各种功能教室、添置了大量教学设备,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施。
三年前,樊校长退休后,仍然多次返校,关注学校发展,关心困难教师,积极献计献策。前卫校的老师们说,在学校新建宿舍楼期间,老校长主动到校担当义务质量监督员,从开工到竣工,从早到晚,尽心尽力……
不久前,樊校长走了,在儿子眼里,父亲是个完美主义者,学校的大小事务都要事必躬亲,哪怕在病危期间,躺在病床上还时刻挂念着学校,关心着教师,每次和学校的老师通话都一个多小时,作为儿子心疼地劝说父亲:“你都退下来了,就别再操心了。”父亲则训斥说:“你懂啥,前卫学校就是我的家,只要我活着我就得管。”
弥留之际,樊校长曾说,“我的梦想啊,是时光可以倒退几年,让我再为学校多做一些事。我好想在这个好时代,继续当好乡村教师。”
从乡村教坛上执着坚守,到新生代教师主动涌入;从期盼待遇提高,到希望城乡教育均衡,一代又一代乡村教师,见证、经历、参与着龙江乡村教育事业40年的发展与进步。
四十载风雨兼程,一代代乡村教师为他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奉献着爱与智慧,以教书育人来改变乡村孩子命运、改变乡村发展面貌,犹如一块砖、一片瓦,甚至是一粒沙,为龙江教育大厦的高高矗立而默默奉献。(记者 韩雪 衣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