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 齐齐哈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扫描
齐齐哈尔市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以“百姓得实惠、医院获发展、医保可持续”为目标,坚持医疗、医药、医保改革“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通过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联体上下贯通、家庭医生签约等有效措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治理新理念,切实提高了医疗质量,减轻了患者负担,增强了百姓就医获得感。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齐齐哈尔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为打造医改工作新格局,齐齐哈尔市建立强力的领导机制,推进医改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医改领导小组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对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进行考评,实现了医改与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在总结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市政府出台《齐齐哈尔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以“转体制、降费用、促下沉、保支撑、强监管”为改革路径,推动全市医改工作由单项突破转向全面深化。搭建深化医改主体框架,围绕深化改革方案出台多个立柱架梁的配套文件,建立药品降价返补、因医改增加的财政收入返补等多项有利于医改持续深化的激励机制,并出台增加编制、人才引进、兜底保障、医保支持等保障政策,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这个市以“四个推进”为着力点,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推进“腾笼换鸟”,公立医院自愿组建药品联合采购体,通过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方式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原则上药品报价低于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定价或七省均价。
规范医生医疗行为,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和医疗费用指标排名和公示制度以及与排序结果相匹配的奖惩机制。建立重点药品监控及预警管理制度,对102种价格高、用量大、超常使用的药品和非治疗辅助性药品实行重点监控,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0.25%,促进医疗服务价值回归;推进医联体上下贯通,实行医联体内医保基金打包付费,促进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和取得合理收入,城市紧密型医联体比例达到50%。目前,5所三级公立医院与20所县区医院建立了市县医联体,6所三级医院与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城市医联体,县级18所二级医院与125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县乡医共体,实现了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街道社区、进乡镇村屯的“四进”宣传活动,全市组建575个由大医院专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构成的签约服务团队。建立签约医生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立签约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通过绩效考核,适当增加签约医生报酬,签约居民也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这个市积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治理体系、管理能力和运行方式现代化。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公立医院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薪酬制度,允许公立医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年薪制、混合工资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工资模式。创新人事编制管理方式,优先满足医疗事业发展需要,在不突破全市编制总量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向公立医院调剂编制,用于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解决编制总量不足与医疗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齐齐哈尔市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受到百姓的欢迎。
提高群众签约获得感。扩大门诊留观病种数,由原来的3种扩大到10种。降低基层门诊留观、住院起付线,门诊留观起付线由400元调整为200元,住院起付线由200元调整为100元。在基层住院报销比例提高3%、家庭病床纳入医保报销。目前,全市签约常住居民182万人,签约重点人群77.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
提高医保保障绩效。这个市在实行全国统一的城乡大病保险基础上,探索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模式,出台城乡大病补充保险政策,两项大病保险政策使城乡居民实际报销比例提高15%。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人员,每年可享受到近万元的护理保险待遇。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和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险政策,切实减轻城乡困难居民和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再度升级,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18万元。
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成立齐齐哈尔医苑医生集团,为医生多点执业搭建平台。集团签约名医700多人,向基层派驻医生3000多人次。同时,集团与美国、英国、日本的17家世界顶级医疗机构和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40多家国内权威医疗机构建立了就医协助、远程会诊等合作关系,满足了患者多层次医疗需求。(记者 姚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