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通报指出:黑龙江哈尔滨新区作为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
多方位开展特色双创, 打造深哈合作品牌。(图片来源:松北区政府官方网站)
哈尔滨新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机遇,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区一极”战略定位,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完善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优化政策供给、强化主体培育、加强要素集聚、营造双创生态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发展。2017年,哈尔滨新区经济总量突破7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了12.2%、12.1%、11.0%和26.7%的较高增长,双创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积极推动改革创新试点 全面优化新区营商环境
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已成为哈尔滨新区的标签。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哈尔滨新区多渠道营造双创生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新区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宗旨,从行政审批、证照分离、综合执法、区街管理等方面,积极推动改革创新试点,实现了审批企业设立事项“即审即办、立等可取”、投资建设事项“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平行审批、多证同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2017年办理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7.4%。以松北区为例,该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先后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推出28项综合改革举措。这些统筹配套、梯次推进的各项改革逐步显效,使新区市场活力被激发,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产业项目规模集聚。
同时,哈尔滨新区进一步深化与股权交易中心和证券公司合作,为新区企业上市融资拓建快速通道,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和在新三板、地方四板挂牌企业累计已达49家。新区努力发展科技金融,集聚了总规模近60亿元的36支产业基金,搭建起“银企”对接平台。
为企业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图片来源:松北区政府官方网站)
多领域制定扶持政策 深哈合作企业最高获千万元支持
在推动国家省市政策落地的同时,为切实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哈尔滨新区根据自身特点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平房经济技术片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制定出台了堪称近10年来支持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系统性最强的一揽子产业促进政策,如《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市平房区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深哈合作落户新区的产业链重点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落户支持等多项政策,大力支持了企业双创发展。《松北(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等行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视新区企业对地方政府贡献情况,分别给予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的综合扶持资金奖励等多项政策。《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哈尔滨新区新增的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等多项政策。
着力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企业孵化平台
在大力提升双创承载功能方面,哈尔滨新区多层面构建双创平台,依托入区的200余家研发创新机构,以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育成中心、黑龙江省工研院等一批成果转化基地为载体,积极打造全省实力最强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平台。以黑龙江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哈以科技孵化器等一批国家级孵化器为重点,集聚专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0个,形成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总面积115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企业孵化平台。以哈飞通飞公司等企业和黑龙江通航产业研究院为承载,大力开展通航领域技术服务和生产配套,通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承载平台,并以发展福特汽车新车型和通联新能源客车项目为重点,通过横向做大规模和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汽车产业承载平台。
依托利民医药园区和大学城创新资源,建设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大学双创基地等重创空间,努力打造5个各具特色的“双创”平台。呼兰利民经济技术片区从强化行政服务切入,全力推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双创建设,搭建起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双创”基地,并支持广厦学院、华德学院等9家高校建立了2.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众创空间,形成了浓厚的大众产业万众创新氛围。
哈尔滨新区对优化产业的“三篇文章”也下足了功夫,多维度培育双创主体,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升级“老字号”,重点在电站设备、机电装备等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推进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生产线、东方乐福牛初乳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燃气轮机和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哈工大卫星技术中心等一批“高新引领、高端示范”项目,松北高新技术片区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和2017两年,全区列入全市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88个,完成投资210.6亿元,其中,航天海鹰等一批项目迅速投产,航天恒星等一批项目即将竣工,博睿航天装备及材料等一批项目提速建设,形成了产业兴区的重要动能。
多方位开展特色双创 打造对俄深哈两个品牌
“在多方位开展特色双创方面,哈尔滨新区打造对俄深哈两个品牌”,松北区经济发改局副局长于宏告诉记者。携手莫斯科商会,打造俄罗斯青年“双创”基地,积极促进俄罗斯优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科技人才引入,强化对俄科技合作;依托中俄金融联盟总部基地,搭建国际性、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合作及联动平台,强化对俄金融合作;依托中俄合作示范基地,推动阿尔巴特俄罗斯风情街、对俄经贸服务中心和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对俄经贸合作;依托中俄友好城市定期会晤交流机制,扩大由来已久的民间往来和人文交流,强化对俄特色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依托深哈高新技术产业跨区域合作的优势,逐步做大海能达无线通信、万鑫石墨谷等项目的产能,加快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依托新区内国家和省市研发机构,建立健全以国家级科研院所为重点的深哈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推进跨区域的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依托区内高新技术研发团队和国际智力人才,与深圳科研团队共同创新创业,营造“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的众创空间。
多途径集聚双创人才 改进完善人才开发机制
哈尔滨新区通过设立“太阳岛人才基金”,鼓励和支持海外尖端科技人才、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入区引领科技创新,打造“项目领军、科研骨干、专业工匠”三个层面的双创人才队伍。对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入股科技企业和高校博士、硕士、学士持科技成果进入新区创业,分别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同时,从加大人才培养、增强引才力度、改进人才管理等六个层面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健全紧缺人才对口培养机制和特殊人才认定评价机制,打造吸引人才回流东北的双创高地。(记者 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