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沉睡的创新潜能被唤醒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里,高性能仿人型假手正在进行命令传输调试。兰锐摄
哈尔滨市、大庆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图为大庆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黑龙江省科技厅供图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扩大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图为建设中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的主桥。新华社发
当沉睡的创新潜能被唤醒,黑龙江再次大潮奔涌。
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形势喜人。11月3日,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全省GDP增速6.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为4年来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和0.8个百分点。
在一系列的成绩单里,我们还看到一些让人惊喜的新经济指标:全省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3202家,增长55.7%;新登记企业6.3万家,增长17.9%;2017年全省大学生创业人数增至16111人,同比增长38.7%,大专以上毕业生留省就业率55.83%,比2015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新的指标背后是被唤醒的创新驱动潜能,黑龙江发展的新动能正在悄然形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大业中,黑龙江开始呈现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张庆伟的报告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科技创新 加速转型升级
电焊枪火花飞溅,生产线机械轰鸣。入冬后,中车齐齐哈尔公司厂房里,工人们正在为来自海外的铁路货车订单加班加点工作。
今年,公司已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等世界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各型铁路货车超过4万辆,并高效完成向肯尼亚蒙内铁路交付货车工作,承担了肯尼亚蒙内铁路车辆10年期的维保业务。
“作为铁路货车行业的领跑者,公司力主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产品有11类300多个品种,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晓军兴奋地说。
中车齐齐哈尔公司是齐齐哈尔整个城市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提挡升级。”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珅一语中的。齐齐哈尔目前成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企业院士工作站7个,这些创新平台吸引了两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聚集了产业前沿研究机构来这里进行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11月8日,在黑龙江省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这样谈自己的体会。
科技创新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带动了黑龙江众多城市的转型升级。七台河市是黑龙江著名的“煤城”,也是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现在依靠创新正努力实现动力转换。
石墨烯,一种拥有无数“世界之最”的神奇材料,让七台河看到了城市转型的新希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重点产业’,我市将发展石墨烯产业作为新材料新能源的先锋军。”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君说。
体制改革 激活满池春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能不能作价入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谭立英教授团队能回答这个问题。
该团队科研成果“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曾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2015年3月,在黑龙江省和学校的支持下,团队成立的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中,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居然作价入股1.332亿元,占66.6%。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还将其中85%的知识产权收益,奖励给了科研团队。
《黑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纷纷出台,激发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有了这些政策“后台”,科技人才们勇于闯市场、敢于立潮头。
新建智能化工厂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高一次性补助200万元;科技风投每年扩容2000万元……这些政策来自今年哈尔滨市印发的《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从6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要动力。39条政策措施,每一条都激发着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
在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下,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技术股权入股方式成立了机器人、焊接、小卫星、雷达、大数据等129家科技企业。依托哈工大组建的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收益的80%~90%奖励科研人员。2015年以来新孵化成立企业67家,累计在孵企业103家、毕业企业22家,2016年孵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3亿元、纳税2.2亿元。
“黑龙江省实施的‘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势头也特别好。”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杨廷双介绍。今年1至7月,黑龙江省累计签约转化高新技术成果318项,签约额5.40亿元;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2522家,同比增长70.75%;新增一定规模科技型企业282家,同比增长66.86%;有12家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新吸纳就业人员864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808人。
人才驱动 汇聚澎湃动力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针对人才问题这样提出。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邀请专家建言献策,支持专家创新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帮助解决科技研发和推广中的实际困难。”7月19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看望东北农业大学著名蔬菜育种专家李景富教授时强调。
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在黑龙江省迅速建立并落实。8月16日,《“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发布实施。《办法》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创新引领、突出贡献导向、强化柔性引才、注重分类衔接等原则,打破身份、职称、地域等限制选拔优秀人才。
黑龙江也分外珍惜宝贵的科技人才资源。如今,黑龙江积极建设对外科技合作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关村等相继建立科技合作关系。“院士龙江行”“龙京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等系列活动密集举办。全省158家单位与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开展235个项目合作,有43个院士团队的97项成果在省内转化,生成企业40家。
9月15日,佳木斯市启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院士专家行活动。邀请全国各地20位院士专家针对佳木斯市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和企业发展难点、重点问题,号脉开方。
“佳木斯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迫切需要大批顶尖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我们将广泛吸收各位院士、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的良方。”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说。
黑龙江“人才新政”从纸面走向地面。围绕人才设置资源、流程,黑龙江把人才放在经济社会“发动机”的位置,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激情与创造力,为全省振兴发展汇聚出澎湃动力。
搭建平台 点燃创业热情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东北农业大学的参赛作品《基于视觉技术的大豆种子球表智能检测与自动选别系统》获得东北三省高校中唯一的特等奖。
“刚进学校时,我只是个创新创业路上的‘白丁’,利用学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我成功完成项目研究成果。”该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孙笠然说。
他所说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是东北农业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载体。该计划以“必修课+选修课”“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等“两课双线”为基础,帮助大学生体验“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全过程。
“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上下功夫。要讲清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广泛应用带来的创业机会,要讲透大学生创新创业规律。”11月13日,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主持召开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会议时这样强调,他已经连续三年主持召开此项会议。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30条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打破“铁饭碗”思维,一时激起黑龙江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今年也打破惯例,首次牵头公开遴选9所高校15个“高科技文化+项目”参展中国(深圳)文博会,集中展示黑龙江大学生“双创”工作,探索高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文博会现场签约两个项目,2.92亿元签约额,意向合作项目9个。
“我们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每年安排1亿元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支持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财政投入2亿元资金成立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公司。”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说,“我们9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60余所高校出台了允许在校本科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的相关规定。”
2017年,黑龙江大学生创业人数为16111人,是2015年的4倍,注册企业2074个,吸纳参与创业和带动就业18221人,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
向着东北振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黑龙江正铿锵前进。(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