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粮”实体店无缝对接销区市场
为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近两年黑龙江省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大力推进农产品销售工作。
黑龙江省农委联合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双鸭山,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等地举办优质农产品推介会,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经销商“零距离”对接,不仅打开了“龙”字号优质农产品在主销区的销售市场,还成功探索出“一个主产市对接一个主销市、落地一个核心营销网点、发展一批直营店或代理商”的办展模式,哈尔滨在广州、齐齐哈尔在南京、大庆在杭州、双鸭山在深圳、绥化在上海,分别建设了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真正打造出永不落幕的展会,完美兑现了“今天您看到的,明天就能够买到”的办展宣言。目前,5家交易中心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产区连接销区的平台作用。
省粮食局在国家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下,特推出“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现已走进上海、广州、福州、深圳、成都等销区市场,重点打造“黑龙江大米”和“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品牌名片,在叫响和卖好黑龙江好粮油同时,也留下一批黑龙江优质粮油销售实体店,无缝对接当地市场。
“真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一个普通的小区里就能卖出4500斤大米。”日前,在“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走进深圳专项营销活动”现场,居住在深圳十年的泰来县人董清柏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次专项营销活动,让董清柏实现了在深圳开一家黑龙江大米专营店的愿望。原来,从家乡泰来县到深圳市工作这十年,董清柏最大的感受就是家乡黑龙江的农产品质量真好,越来越多的深圳消费者特别认可黑龙江的农产品,尤其是大米、杂粮等,但日常除了展会,他们却很难找到能买到正宗黑龙江农产品的地方。因此,他萌生了开一家专营家乡特产店的愿望。每次黑龙江人来深圳办展会,他都要去逛一逛。这一次,他遇到了泰来县云桥米业公司总经理刘凤云。董清柏的愿望与刘凤云想在销区建一个销售实体店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一番细致洽谈,董清柏当即决定开店并与云桥米业达成5000吨大米的购销协议。
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深双)中心总经理林春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打去年12月揭牌运营,交易中心生意日益火爆,本地市民对黑龙江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很多人都变成了忠实粉丝。中心经营的‘北田’品牌系列农产品,不到一年时间就卖出大米6万吨、杂粮和蜂蜜等1000吨。”
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广哈)中心董事长马永平在电话中高兴地说:“中心开业一周,销售额每天递增10万元,很多在展会上买到我省优质农产品的消费者,特意驱车来到中心再次购买。他们都表示能吃到黑龙江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多跑点路,多花些钱也非常值得。”
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截至目前,通过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五地推介会平台,我省有676个新型经营主体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农产品经销商签订合约及意向性协议974笔,涉及金额94.56亿元。其间,在这5个地方分别建立了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目前中心所属直营店208个,与中心有供货代销合作的门店达到2481个;33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入驻产品种类123个,销售金额6.5亿元;通过中心形成合约及意向性协议68笔,涉及金额7.3亿元。目前,还有一些参展主体仍在积极与当地的农产品经销商洽谈。
从上海到深圳、杭州、南京、广州,每一个黑龙江优质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和黑龙江优质农产品直营店的开张,都打开了一个面向销区的窗口,培养了一批“龙江绿”的忠实粉丝。从生意红火的林春伟、马永平到即将开店的董清柏,他们的故事只是我省农产品热销江南的一个小小缩影。在这背后,凝聚着全省上下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市场渠道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更折射出近年来大力度的农产品营销活动,带给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诸多领域的变化。
在日前落幕的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农产品(广州)推介会上,记者看到很多参展合作社带来的产品都是真空塑封的小包装,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还有一些参展单位推出了“套装”、“环保装”等多种形式的产品,“扫二维码即送”、微信支付等颇受年轻人欢迎的营销方式也比比皆是。现场品鉴体验区的一场场美食盛宴,更是拉近了龙江“地道农民”与江南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据黑龙江省工商局统计,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15户,同比增加55.9%,较上年同期提高59.8个百分点,新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经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生产向全面经营服务转变。新登记的服务业农民合作社277户,占第三产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87.9%,同比增长73.1%,较上年同期提高71.2个百分点,全省农民进市场、搞营销、促增收的热情越来越高。(记者 张桂英 宋晨曦 李志达)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