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大地村景美空气新游人多

2017-08-28 17:21:59|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杜娜

  如今走在龙江大地的任何村屯,都可以随处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场景:改建厕所、硬化道路、绿化村屯……形式多样,如火如荼。

  村路美厕所洁空气新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了让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观,黑龙江省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推动各地大力改善农村面貌,打造干净整洁宜居的村屯环境。各地各部门还积极破解农村环境管护难题,探索了很多“接地气”的办法,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

  哈尔滨市重点推进了1200个自然屯清垃圾、清杂物、清圈舍、清违章的“四清”,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的“六改”,净化、硬化、绿化、美化“四化”和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推广了柴草垛出村、秸秆综合利用、垃圾综合治理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

  牡丹江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投入环境整治资金6870万元,清理私搭乱建2063处、清理边沟210万米、清理柴草堆1.4万处、集中清理废弃地膜菌袋74.5万立方米,建立管护机制的村达到680个。

  宝清县创新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管护长效机制,每年投入资金550万元以上,重点实施“六改五清四化”工程,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在145个行政村组建保洁队伍,每村每年给予1万元补助保洁人员,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集中化、管理常态化。鸡西市以农村室内厕所改造为突破口,今年改厕5000多户,探索了整体解决农户洗浴、入厕、污水处理问题的路径;黑河市普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每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海林市、勃利县、汤原县、甘南县等地建立了专职保洁员工资财政补贴制度,实现了村屯环境常态化保洁。安达市、铁力市等地积极争取银行政策性贷款,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新路径,破解了资金筹集难题。其它市(地)也大力推广门前卫生“三包”、定期集中扫除、专人划片负责、党员包街包巷等模式,推动农村环境管护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方向发展。

  为了持续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我省还通过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开展督导检查等方式,推动各市(地)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提速的良好局面。

  佳木斯市先后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和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统一干部思想,明确主攻方向,加强组织领导。绥化市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双鸭山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实施细则,要求县(区)政府每年财政预算列支一定比例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牡丹江市召开了农业重点工作现场会议,实地观摩海林、宁安和穆棱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村景美游人多增收快

  黑龙江全省有9000多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分期分批开展示范村建设,我省按照每年建成2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目标,从规划编制、资金整合、政策性贷款等领域入手,形成规划先行、建设一批、带动一批的美丽乡村建设梯次推进格局,有序推动各地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黑龙江省各地还充分发挥乡村各类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依托美丽乡村的优美环境,突出乡村特色,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形成了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突出乡村景观美、自然美、生态美、文化美、产业美,实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同步推进的格局。

  汤原县争取农业发展银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性贷款1.9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6500万元,乡村两级投入资金1500万元,重点用于30个示范村和10个精品示范村建设。

  宁安市打造了盘岭、小朱家、于家、明星等一批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地方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沿G11国道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宁安还把原有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充分整合利用,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全市农村主巷路硬化率达70%,村文化广场建有率达97%,自来水入户率达95%,村屯绿化率达65%,通讯网络及文化信息覆盖率达100%,村公共服务场所建有率达100%。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万游客到宁安的美丽乡村旅游,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致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首选。农家乐、度假村每年旺季时农民收入都非常可观。

  哈尔滨市财政拿出5600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亿多元,重点打造哈肇、哈同、哈牡、哈五、铁通、哈双等6条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上100多个示范村。

  提素质重德礼除陋习

  黑龙江省在抓好美丽乡村外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以文明村镇创建、道德模范、最美庭院、文明之星等创评活动为载体,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实行村规民约,不断提高乡风文明水平,多层面、全方位开展提升农民素质的活动。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广泛开展“德礼满龙江”文明礼仪普及、“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家在龙江·践行五好”等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各具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载体。齐齐哈尔市重点打造了百里文化墙、千里农村文化长廊;伊春市在农村广泛开展建设一个文化讲堂、一个农民书屋、一个文化广场、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宣传栏、一支文体宣传队的“六个一”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方正县深入实施“导德齐礼”工程,建设“德礼之家”,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之星等评选活动。各地广泛开展了村规民约修订活动,有6300多个村建立了村规民约。通过文化培育洗礼、制度约束规范和创建活动激励,农村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农民建设家园、维护环境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记者 吴利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