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成为龙江体育品牌新名片

2017-07-13 14:37:36|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张曦晛

  2016年,黑龙江省举办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印度、韩国、肯尼亚等诸多国家跑手的青睐,创下中国最北的国际马拉松、哈尔滨体育竞技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马拉松等诸多办赛纪录。2017年,经过一年的运营,“黑马”系列已逐渐成为我省地标性品牌赛事,成为宣传黑龙江省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又一黄金窗口。

  遥想当年,马拉松的初衷是传递捷报,这份捷报带来了一个城市的节日。如今,马拉松来到龙江人民身边,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充满激情与回忆的比赛,还有蕴藏在参赛者铿锵脚步中的“黑马”品牌效应。2017年“黑马”系列赛,将从去年的3场增加至9场,举办地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龙江“黑马”正长成,渐渐融入全国跑友的心中。

  “黑马”系列赛 一“战”成名

  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提到2016年的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来自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跣还满是兴奋,“去年的哈尔滨马拉松办的非常好,虽然是首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但是比赛办的非常有诚意,从报名到赛道设计和赛事服务,都体现出主办方的热情细致周到,把哈尔滨的地方特色完美展现在跑友面前,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去年在全国跑友群中积累的良好口碑,让2017年哈尔滨马拉松还未开赛就已报名火爆。能够在哈尔滨马拉松的赛场上挑战自我,已经成为37岁长跑爱好者张宁的一个心愿,“坚持长跑四年了,今年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我把它当成我的梦想,今年一定要在家乡的赛道上完成这个梦想。”

  黑龙江省是全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称之为国内马拉松最佳举办地毫不为过。进入盛夏,当国内的大部分省市由于高温“烤”验让马拉松比赛几乎停滞时,在凉爽宜人气候中进行的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自然集中了最多的关注度。“黑马”系列赛是国内首个以省份牵头和命名的马拉松品牌赛事,“我要为龙江体育点赞”,“黑马”虽然年纪不大,但它因极强的地域特色和细致周到的组织服务获得了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的由衷称赞。

  收获赞誉,砥砺前行。2017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的9个举办地,除了在哈尔滨、伊春、大庆继续开展马拉松外,还增加展示火山景色的五大连池火山马拉松、彰显扎龙湿地风光的齐齐哈尔湿地马拉松、展现中俄边境景观的同江中俄跨境1+1马拉松、刻画龙江大农业风采的富锦半程国际马拉松等。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的设计,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可尽赏绿水青山极美景致,深切体验跑在青山绿水间,呼吸中国好空气的惬意和畅快。

  市场化运作 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

  在五大连池日河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振河眼里,举办马拉松对当地经济及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马拉松比赛在五大连池的举办让华振河经营的酒店已“人满为患”。

  每一场马拉松赛事,不仅仅是一次全民健身的盛宴,其背后是对举办地旅游产业的推动和对体育相关消费的拉动,是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据统计,2016年,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直接带动参与人数达17万人,直接经济效益达3.5亿元。

  将比赛运营交给市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进行的大胆尝试。2016年的哈尔滨马拉松,冠名企业哈尔滨银行引进专业马拉松运营团队,组建了哈尔滨哈马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赛事全面服务。市场化运作更好地对接资金与物资,21家赞助商带来了3000多万元的现金与实物,有力地保障了赛事的成功举办。同时提高了组织运行效率,政府50多个参与赛事的部门之间也建立起更有效的协调机制。2017年,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轮驱动”下,我省将进一步调动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投身体育产业的热情,携手媒体和专业化运营公司共同进行赛事的市场化运作。

  全国独创雪地马拉松

  黑龙江省的冬季寒冷漫长,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猫冬”早已成为回忆。如今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会选择参与各种户外运动,怎样把黑龙江的冰雪特色和马拉松比赛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此,我省将在全国首创雪地马拉松比赛。目前,“黑马系列”抚远东极冰雪马拉松已于2017年1月1日成功举办。此外,把我省知名旅游品牌“雪乡”和马拉松有机结合起来的雪乡雪地马拉松比赛也正在积极筹办中。据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省体育局副局长杨晓明介绍,雪乡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若把雪乡的知名度和人们对马拉松比赛的热衷结合起来,创办中国雪乡雪地马拉松赛,一定会打造成我省的知名品牌,作为“体育+旅游”模式的一种新尝试,也是黑龙江马拉松系列赛的有力补充。对于举办冰雪马拉松的创意,来自北京的张跣赞不绝口:“冰雪马拉松对我而言非常有吸引力,黑龙江省的冰雪资源已独成品牌极具特色,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跑马拉松将带给跑友非常有趣的独特体验,我期待着体验在冰天雪地里畅跑的感觉。”(记者 谭湘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