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全面落实“健康龙江行动”纪实
“为了佳木斯市民的健康与幸福,我们在这里举办‘健康龙江行、燃亮中国梦’,为百姓健康服务大型义诊宣传活动。来参加活动的医疗专家将为百姓现场解答有关医疗健康咨询问题……”
这是2016年7月的一天,在佳木斯市新玛特广场,一次大型义诊宣传活动上主持人的开场白。广场上人头攒动,不远处,一群戴着写有“健康龙江行”鲜红绶带的年轻人在广场四周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吸烟危害健康》、《全民健康指导手册》等宣传品……佳木斯市领导、市卫计委的领导和医疗专家们在炎炎酷暑中为市民送去健康知识,为许多家庭现场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健康难题。
这样的场景,在佳木斯市区,在桦南县、桦川县、富锦市、同江市、汤原县等地经常上演,而这只是该市全民参与“健康龙江行动”部分缩影。如今,全民健身、注重健康活动在该市早已形成常态。
统筹协调推进
45家成员单位责任量化分解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龙江行动”,活动伊始,便设立了专项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副市长及市委常委任副组长、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健康龙江行动”领导小组。45个政府部门被列入成员单位。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市卫计委,负责全市“健康龙江行动”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信息收集、考核评估、整体推进等工作。
同时,建立了“健康龙江行动”QQ群2个,遴选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专家学者,组建了“佳木斯市健康龙江行动医学专家组”。正式下发了《佳木斯市健康龙江行动(2014——2020年)实施方案》。在把45家成员单位的责任量化分解的同时,列出任务目标时间表,按季考核,逐项落实,真正做到了“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评估、统一推进”。
大力宣教倡导
千场讲座进村12万农民受益
为了全面普及健康知识,佳木斯市卫计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微信、公共宣传栏等各种传播媒介,大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
今年上半年,佳木斯市卫计委先后组织五次“健康龙江行动”徒步宣传活动,全市近十万人参与其中。近年来,市卫计委先后在电视台、电台每天播出《健康佳话》、《名医说健康》等节目,组织“健康中国行、燃亮中国梦”,“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大型义诊宣传活动10余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500余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00余场,发放《全民健康指导手册》3万册、宣传资料10万余份;印制安全饮食、控烟标识与合理膳食宣传海报4万余张。
他们还深入乡村,开展“千场健康教育讲座进农村”等活动,受益农民达12万余人。形成了城乡处处普及健康,人人关注健康的浓厚氛围。对提高“健康龙江行动”知晓率,倡导健康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打造健康品牌
知识技术服务送到家门口
为了多层面传播健康知识,打造全民参与健康行动的品牌,佳木斯市卫计委组织医学专家开展“健康龙江行——健康知识进村屯”活动。今年5月的一天,桦南县石头河子镇的卫生所挤满了80多人,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人身上,不停地向他询问各种健康知识和生活中遇到的卫生常识问题。这个人便是“健康龙江行——健康知识进村屯”活动组织者之一,佳木斯市肛肠医院业务院长侯绪春。
自“健康龙江行动”开展以来,此类活动在佳木斯市不胜枚举。专家们广泛传播健康知识,把健康知识、医疗技术、健康服务,用各种形式输送到该市的各个学校、工厂、社区、广场、公园、田间地头,使健康资源得到共享。为了使城市健康品牌深入人心,在公园、车站、百货商店、人群密集场所,随处可见“健康龙江行动”的宣传口号、标语和健康知识宣传展板,让健康意识真正走进了百姓的心里。
全民积极参与
“健康龙江行动”深入人心
为切实把“健康龙江行动”落到实处,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头说健康话题,做健康事宜。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公共场所”、“文明出行,无烟乘车”等活动,使许多老烟民主动“缴械投诚”。孙广辉是机关里有着20多年烟龄的老烟民,吸烟使他的心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家人劝、朋友说、同事批,都没能让他戒烟。“健康龙江行动”开始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烟、禁烟文件和严厉措施,单位领导还让他当上了控烟小组长,这个老烟民终于和烟挥手说“再见”。现在,该市所有公共场所,控烟标识无处不在。不劝烟、不吸烟已成为了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该市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和艺术展演活动,引导市民全员参与,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使全民健康活动有的放矢,该市加强健康主题公园建设,设置健康步道,推进社区健身圈建设,使每个社区至少有1个健身场地。如今,“健康龙江行动”已深入到这座城市民众的心中,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波澜,恰似春潮波涛涌,万面鼓声中。我们相信,这座城市也会成为全省“健康龙江行动”勇立潮头的擎旗者。(记者 车轮)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