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浓墨书重彩大笔绘蓝图
2017年以来,龙江县聚焦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城乡建设、脱贫攻坚、从严治党等中心工作,务实担当、精准发力,咬住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推进,形成了抓重点、搞突破的高效落实机制,确保如期完成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确保全面建成一个实力雄厚、活力迸发、魅力彰显、和谐幸福的“小康龙江”,绘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蓝图。
调整结构 固本强基
龙江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今年全县围绕优势作物、优良品种、绿色种植技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品种和区域布局,确立了“优化玉米产业,扶强水稻产业、谷子产业、瓜菜产业、杂豆产业、食用菌产业”的主体思路,结合精准扶贫,构建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走产出高效、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深化“一减五增”种植业结构调整战略,全县今年缩减玉米面积26万亩,新增水稻面积5万亩、谷子面积4万亩、杂豆面积3.9万亩、瓜菜面积4.9万亩、中草药面积5万亩、饲料面积2万亩、其他作物面积(马铃薯、葵花)1.2万亩。预计到2020年,全县玉米面积缩减至215万亩,占比44%;水稻、杂粮等高效作物面积增至275万亩,占比56%,粮经饲种植结构更加优化。
优化玉米产业。调减籽粒玉米,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26万亩,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达到161万亩。同时,优化优势区玉米种植品种,推广淀粉含量74%以上的适合玉米深加工的高淀粉籽粒玉米,推广适合籽粒机收的品种,为中粮等玉米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优质原料,实现就地销售、就地加工转化。
扩大青贮玉米。根据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今年新增青贮玉米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10.6万亩,到2020年总面积达到20万亩。
适当发展鲜食玉米。适应消费升级需要,扩大绿色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种植。今年全县绿色鲜食玉米种植0.5万亩,到2020年种植5万亩。同时引进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生产速冻玉米、玉米粒罐头、饮料和即食食品等,解决销路问题。
扩大谷子产业。划定龙江小米优质种植带,优质种植带自龙兴镇朝阳山开始至杏山镇六九山为止,中间连片耕地内,按照绿色生产规程种植,并经抽检合格的小米产品,可以标注“龙江小米”地理标志。计划2017年优质种植带内绿色谷子种植面积增至28.4万亩,并保持以后年度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
扶强小米加工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资建设小米初深加工企业,支持兴旺米业等有实力、有潜力的现有小米加工企业,加大扩建改造力度,更新工艺和加工设备,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实现本地谷子本地加工、本地贴牌,做强“龙江小米”品牌。
扩大水稻产业。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积温资源情况,从品种改良和统一上入手,一至三积温带每带筛选出1~3个水稻优良品种进行主推,塑造龙江大米优质品牌。
有序增加水田。适度扩大东部、南部乡镇水稻优势产区的涝洼地旱田改水田面积。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渠系节水改造,扩大自流灌溉面积,控制地下水开采,提升灌溉能力和节水效果;加快水田灌溉“油改电”进度,节约生产成本,维护生态安全。计划今年新增旱田改水田面积4万亩,2018~2020年新增旱田改水田25万亩。
扩大杂豆产业。以杏山镇、七棵树镇、山泉镇、龙兴镇、景星镇、鲁河乡、济沁河乡坡耕地为重点,依托福山永、龙景、龙兴三个杂粮市场的辐射作用,扩大绿豆、红小豆、芸豆等杂豆种植面积,计划2017年杂豆面积增至4万亩,到2020年面积增至20万亩。引导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种植基地签订订单,生产小包装、精包装杂豆产品,适应食品市场杂粮化、精品化的需求。
扩大食用菌产业。发展高端食用菌产业,实施产业扶贫,企农对接,统一管理。
攻坚脱贫 精准发力
龙江县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号工程”紧紧抓在手上,凝聚全县力量“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精准的原则,通过“一看二算三比四议”的方法,“一看”即看资源收入、看病痛灾荒、看劳动力强不强、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看日子过得正当不正当;“二算”即算好家庭人均收支账;“三比”即比收入、资产;“四议”即民主评议,严格执行“一申请、一到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重点筛查11种不精准和第三方评估考核及数据比对中其他一些不精准问题,将符合标准的全部纳入一户不落,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全部清除,将符合标准的“三类人”即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纳入扶贫对象。确保经过本次识别和清理全县贫困户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都达到100%。
推动产业扶贫,实现群体带动。坚持以高档肉牛、生猪、谷子等重点产业扶贫为手段,以食用菌、林下经济、林果经济、瓜果蔬菜、杂粮杂豆、特色养殖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为补充,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谋划长远增收出路。截至目前,依托元盛公司,已落实794户贫困户参与高档肉牛改良,养殖改良和牛1473头,补贴资金441.9万元;与黑龙江丰源实业集团合作,推进“金旺猪”产业扶贫工程,1520户贫困户参与生猪养殖;将贫困户纳入调结构范围,重点培育了小米产业,681户贫困户参与谷子种植,落实财政补贴资金218.6万元;支持乡村组织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417户贫困户从事木耳、北药、瓜蔬等特色种植,1207户贫困户从事肉羊、笨鸡、大鹅、獭兔等特色养殖。同时,依托上级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带动贫困户脱贫,启动实施了龙江现代化牧业示范场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带动150户贫困户脱贫。全县累计转移劳动力1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亿元,使全县3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当年脱贫。
深化金融扶贫,注入发展活力。坚持把金融作为做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有力支撑,创新实施了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六位一体”、社贷户享、贫困户自贷四种金融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资金成倍放大效应。龙江县已向县信用联社申请产业扶贫基金贷款8000万元,资金现已到位,各乡镇已使用资金1467.95万元,带动贫困户3087户,剩余资金各乡镇陆续与其他产业对接。同时,县财政注入风险补偿抵押金1000万元,并逐步向其他产业延伸,已累计发放贷款674.5万元。
开展教育扶贫,确保长远脱贫。通过认真排查,龙江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86名,针对贫困学生年级情况,制定相应扶持措施。目前,已发放建档立卡儿童补助金、中小学生住宿补贴资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77.36万元;免除公办幼儿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保教费用、职教中心学生学杂费、普通高中学杂费等169.81万元;为考入高校的贫困学生发放路费补贴4.4万元,为54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72.8万元。利用职教中心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木耳种植、肉牛养殖、生猪养殖、家畜防疫等方面技能培训527人次。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各学校累计接到各类捐款42.29万元。同时,探索实施了教师招聘优先录用贫困家庭的师范类子女政策。
实施健康扶贫,实行标本兼治。对11088名因病致贫人口,出台了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先诊治后付费、到县乡医院可不交住院押金直接入院治疗、设立家庭病床、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等政策,以及减免起付线、增加门诊特殊慢性病种、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大病救助等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年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尿毒症门诊血液透析、尿毒症门诊腹膜透析的费用全额报销;贫困户日常需要维持用药的,每人每月给予150元药费扶持。
推进设施扶贫,改善生存状态。围绕27个重点贫困村,将上级项目、资金打捆使用,着力推进卫生、文化、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资9140万元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240处;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04.4公里、乡镇客运站建设项目8个、农村客运停靠站项目157个;总投资306.5万元建设饮水安全工程8处;投入50万元对全县158个行政村饮水进行采样、检测;建成、在建、待建标准化卫生所27个,购置医疗设备价值400万元,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毕业大学生16名;建设文化广场18个、文化活动室17个;帮助2323户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建设幸福大院4处。
实施兜底扶贫,强化政策支撑。2016年新纳入低保贫困人口2802人,目前已有11657名贫困人口享受了低保政策。对已纳入到精准扶贫范围的农村特困居民,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发生突发事件,生活暂时难以维持的,给予困难群众500元至5000元临时生活救助。截至目前,全县已救助精准扶贫对象42户,发放资金10.5万元。
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合力。组织社会力量通过产业、项目、捐资等形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深度合作,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景西、中粮、飞鹤、北方水泥、国能发电等企业录用贫困户590人;陆玖铜矿为贫困户建设房屋2栋、修建文化广场2处;鑫润粮食与30余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指导贫困户种植谷子和养殖鸡鸭鹅,通过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户进行销售,实现了优质优价;飞鹤乳业、金宝购物中心为贫困学生捐款20.12万元;发挥爱心超市作用,已接收捐款361.1万元、捐物1.5万件;实施“广厦安居”工程,已帮助117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强化党建扶贫,发挥带动作用。把党建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支点,选派47名第一书记到软弱涣散村任职,共协调争取项目104个,协调争取扶贫资金3784.3万元,其中27个贫困村共协调争取项目41个、资金1817.6万元,25个软弱涣散村共协调争取项目63个、资金1966.7万元。通过民情下访,县乡村三级干部包屯包点包社区、联户联企联网格,每人长期包保3~5户重点户,4200名党员干部与13450户群众结成包扶对子,9266户精准扶贫户全部纳入包扶范围。全县共划分党员责任区6407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217件次。开设脱贫攻坚服务专线,24小时接受群众来电咨询、投诉和建议,为群众和贫困户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发展产业 壮骨强筋
龙江县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抓产业上项目为第一抓手,集聚资源优势,发掘产业潜力,坚持全产业谋划,全要素推进,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产业链式延伸集群壮大,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玉米全株、高端肉牛、小米三个主导产业初成体系,其中玉米全株产业在中粮集团玉米深加工、国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外,龙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成为玉米资源吃干榨净又一撬点,形成了集玉米品种研发生产、农机装备制造、粮食收储、玉米及秸秆等资源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株产业链条;高端肉牛产业定位高端、品质优越,发展潜力大,元盛纯种和牛繁育突破了瓶颈束缚,已与齐齐哈尔市部分县区及周边省区建立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纵向链式衔接、横向集群配套的发展格局;小米产业借助悠久种植历史和优越的产品品质,在与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展开线上营销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网络化经营模式的同时,龙江兴旺米业、鑫润杂粮、通谷圆杂粮企业为拓展小米食品、饮品领域注入活力。
围绕产业链招引项目。成立专职机构,组建招商小分队,成立派驻小组,围绕重点产业,搭建微信平台,完善招商网站,紧盯重点区域,广泛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在玉米全株产业上,坚持吃干榨净原则,组建玉米及农机行业协会,以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限公司、国能生物质发电、龙力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以丰吉种业、云天化肥业、景西农机、亿龙机械、231处仓储中心、粮食交易物流中心及电商物流为配套的产业链。
围绕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龙江县工业园区于2012年起规划建设,同年12月获批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2016年6月晋级为经济开发区。集中开发建设的白山工业园,累计注入资金4.16亿元,从只有中粮玉米深加工企业,到电水路等“七通一平”基础工程全面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实施,入驻企业发展到14家,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围绕产业提供政策支撑。针对高端肉牛产业,对参与基础母牛改良户、青贮黄贮玉米种植户及高端肉牛改良员推行补贴、补助政策,以此激发产业发展动力。同时,鼓励元盛食品公司实施高档肉牛繁育改良计划,建设“黑龙江省和牛繁育基地”,全面启动和牛种公牛站冻精生产及辐射改良工程。支持元盛公司以现有和牛种源饲养场为依托,以10万头肉牛基础母牛为支撑,向齐齐哈尔各县区及周边省区扩展。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对龙江县主导及重点产业给予金融支撑。对和牛养殖项目免抵押担保,提供3000万元信用贷款;针对龙力公司经营情况,积极沟通省、市工行,对该公司授信5000万元;协调县内其他金融机构创新8种信贷产品,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共落实产业贷款6.5亿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龙江经济开发区已被省纳入“大齐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争取获得省级经济开发区相应政策支持的同时,在产业发展建设上力争获取国家级政策扶持。
截至目前,龙江县确立当年开工、复工主导产业项目14个,其中新开工12个,计划总投资23.37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17.42亿元,已完成投资3950万元。(记者 姚建平)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