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进抗疫“加时赛”的黑龙江 以“善为”谋“善果”

2020-04-22 21:06:06|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刘才星|责编:冯钰颖

  对黑龙江而言,正视问题与难题并努力攻克,是不二之选,也是自觉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伊始,估计谁也没有想到,黑龙江这个边陲省份,会被拖进这场抗击疫情的“加时赛”。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4月21日0-24时,全国新增确诊30例,其中23例为境外输入病例,7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7例),黑龙江疫情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从现有确诊病例来看,黑龙江有438人,(其中境外输入384例,本土病例54例)。与此相比,作为疫情爆发地的湖北,现有确诊病例只有97人。仅从数据看,黑龙江的疫情看着愈显“扎眼”,想想更觉揪心。

  在此背景下,黑龙江部分地区在疫情防控上的疏忽也被舆论聚焦。

  在防控级别下调后,不得不说,当地局部地区存在的思想松懈现象,确实也给了疫情反弹以可趁之机。1传78的交叉感染事件,就暴露出当地个别医院层层失守的乱象。这也是种警示:针大的眼,斗大的风,一个环节的疏漏,就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式的恶性连锁反应。

  对此,黑龙江官方也有明晰认知。当地卫健委官员谢云龙就坦陈:“随着防控级别的下调,社会上个别人员思想松懈,人群聚集现象有所抬头”,“医院内部传染病防控流程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医院的领导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到位”。

  也正因如此,从哈尔滨市自4月9日以来新增确诊病例26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到17日短短8天,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快速作出追责问责行动:4月17日,通报了对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部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防控不力、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苗头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这番雷霆问责,也彰显了在疫情防控上的官方态度:要有严格管理的机制,但更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才是对防控疫情、对待基层防控工作负责。宁要真实的不完美,也不要完美的不真实。

  黑龙江疫情现状,无疑凸显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在此问题上,作为守土者理应尽责,而不能避责失责卸责。

  而对社会而言,看待黑龙江疫情时,在鞭策之余,也不妨将其置于现实语境与实际地缘形势下去考量。

  某种程度上,命运历史性地把黑龙江推到了这场抗疫“加时赛”的最前沿:中俄22个通商口岸中,有4个最大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北,而除了绥芬河,其他三个口岸先后关闭了。对于常住人口只有6.9万人、连三甲医院都没有的县级市绥芬河来说,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境外输入病例出现前,绥芬河是个零确诊病例的边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100%。而随着境外疫情的大量输入,不仅带来了疫情扩散的高风险,也给复产复工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4月4日以来,通过绥芬河的公路口岸入境的确诊病例不断上升,绥芬河的检验检疫和隔离检测能力一度超过极限。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境外输入病例都是在国外打工、经商、求学的同胞,疫情中仍然开放的绥芬河,对他们无异于回国回家的“生命之门”、“希望之光”。关键时刻仍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虽然成了扯开当地疫情的一个“口子”,当地社会经济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也是担当意识的体现。

  当前背景下,黑龙江疫情防控承压,几乎在所难免。而从目前看,黑龙江各方面也在着力妥善应对,迎“疫”而上。

  在防控本省疫情之外,黑龙江明确提出“主动扛起防止境外疫情国内扩散使命担当,科学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我省外防输出工作”。这是着眼于抗疫“一盘棋”的主动担当,也让人看到了边疆省份黑龙江对兄弟省份的情谊和责任:自己再苦、再难、再险,也要坚持,不给兄弟省份造成压力、带来麻烦和风险。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此前很多人称哈尔滨的确诊关联病例跨省传播到了毗邻省份,但事实上,那些病例原本就是这些地方的人,也是黑龙江的“客人”,故该说法也值得商榷。

  而针对境外输入疫情形势,绥芬河实行了“九严一保”管控措施,调整扩大了服务行业营业的“负面清单”,对口岸等重点管控区域禁行等等,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经过日夜奋战,绥芬河方舱医院迅速建成投用。目前,国家卫健委派遣赴黑龙江的专家组成员李六亿就表示,只要把口岸管理好,绥芬河的疫情应该就在掌控之中。

  在此之外,哈尔滨新出台九条办法,继续严格管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势头。

  对黑龙江而言,正视问题与难题并努力攻克,是不二之选,也是自觉担当。“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困难当前,该补的漏洞要及时补上,该迎难而上绝不退缩,以善为谋善果,战胜疫情也就可期复可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